财经纵横

创新一代的三个关键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0日 20:09 《商务周刊》杂志

  勇气、学习能力、合作

  ——创新一代的三个关键词

  这里,我们叙述的是所谓“80后”年轻人的创业故事。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1980-1989年的10年中,中国约有2.04亿人出生。现在,这些“80后”的青年一代开始渐次登台。看看刘翔、韩寒、春树、李宇春,以及受到媒体追捧的高燃、茅侃侃就知道了。“80后”成为一个现象,被诸如“想象力”、“自我中心”、“独特”、“骄傲”等词语点评和讨论。

  今年3月《南都周刊》发表的一篇署名“简总”的文章指出,“80后”一代思想和性格的核心就是以个人为中心,自私,虚荣,任性,只看眼前利益,不敢负责任,贪图享受。此文随即引发了网络口水战。紧接着,为了解公众眼中的“80后”到底是什么样子,《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两大门户网站(搜狐新闻中心、新浪女性频道)同时合作开展网络民意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比较发现,以1980年为界划分开的两群人,在看待“80后”的态度上高度不一致。在“80前”眼里,“80后”“永远以自己为中心”(61.4%)、“不愿意承担责任”(53.1%)、“总是高估自己的能力”(64.2%)。而承认自己确实如此的“80后”们分别只有28.7%、22.4%和28.1%。

  那么,“80后”一代到底是什么模样?社会学博士,零点调查公司创始人袁岳这样分析他们的成长经历:“一个独生子女在家庭中是一个稀少资源,因此其家庭地位自然较高,几乎所有的家庭成员都用或多或少的讨好方式与他(她)交往。他(她)由于自己的特殊家庭地位,从而拥有了一切优先体验的能力:在爹妈都不懂的情况下,可以拥有电脑、上网和用QQ与MSN聊天;他们去购买家长通常不去体验的东西——从嘉年华、迪斯尼、hello kitty,到iPod、电脑游戏。”

  一个更大的背景是,“80后”一代是“一出生就遇上了市场经济,一长大就明白了国际化,一交流就用上了互联网”。因此,“80后”“在自己成长的环境中与人格养成的阶段就是这样处在主动选择者的位置,重要的是他们并不接受先定的权威观”。袁岳说:“对于他们来说,很多东西如同网络——如果你不合我口味,我可以选择不点击。”

  所以,“80后”树立了一种新的生活模式,高频率的选择使他们对“自由”的内涵和外延有了新的经验性认知和定义,并且不仅仅是一种概念,而是日常实践。在商业领域,“基于现代化的沟通型权威之上的企业和组织更能获得‘80后’员工的支持,他们真正实践着‘持续抛弃不创新者’的消费、职业和社会信条,他们欣赏创新、尝试创新、享受创新,他们挑战在任何领域先定的权威,其目的是寻求容纳他们主见的生活或职业空间”,袁岳告诉60、70代人,要把“80后”所具备的“持续抛弃不断创新”的素质当成“宝贝”。

  凡此种种,都导致“80后”有了一个相对60年代和70年代生人更明显的特点:思维更活跃、更具创意。

  我们看到,那些“80后”一代抢先跳出来的明星们,韩寒、刘翔、姚明,都具备这样的气质。而在我们的专题中将叙述的商业领域,这个特点同样明显。自“80后”成为商业媒体聚焦的话题后,被发掘的“80后”总裁们多数为互联网行业创业者。因为在互联网这个领域,没有权威,创新的力量被发挥得最为明显。

  不过在我们的专题中,还有一位传统行业的创业者——杨东平,一位从事家政服务的“80后”。同样的,他也做出了很多创新的工作,包括成立首个全国家政连锁企业,首个家政公司办杂志。选择这个人物,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不是互联网,而是创新精神,在“80后”身上的展现,正是这样的精神,可以让他们脱颖而出。如果一定要来概述“80后”,我们宁愿去掉“80后”这个标签,而是称呼他们为“创新的一代”。事实上,在商场中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没有概率,只有唯一。

  我们把三位创业者的故事描画在这里,还希望说明,除了“80后”宝贵的创新能力,他们之间有着哪些共同之处。下面的几个关键词,就是我们的结论。

  勇气

  创业者们都需要勇气,如果你更年轻,也许勇气会多一些。杨东平有了想做家政的念头时,跑到大街上去招聘工人,只要见到穿着不讲究的人,便问:要不要和我一起打扫卫生?结果被人当作疯子;赵国栋要做网上银行的时候,面对的一个已经被大公司垄断的行业,而他需要联合的对象是巨大而陌生的银行,可以说,如果银行不合作,他就完了,但是,他说投入就投入了,甚至没有正规的商业计划书;李晋吉,是其中最有经验的一位,当他投身做WAP 的时候,之前已经有过很多创业和在无线应用上工作过的经历。所以,尽管没有明确的产品,但是他仍然将公司成立起来再说。当记者操作这个选题的时候,甚至遇到了年仅20岁,却创业超过3年、身家过千万的年轻人,这些人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一个点子,一个主意,就可以点燃他们的热情。

  自我和实现自我,对于年轻的创业者的热情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推动力。梦想、实现自我、改变世界,这些词语是他们的世界中很早就出现过的概念。当他们可以做到的时候,就实践了。

  对于成功者而言的勇气,对于失败者而言是莽撞。除了勇气之外,他们还有一个其他偃旗息鼓的创业者没有的特点——坚持。杨东平在开始创业的头三个月,累死累活,却一个客户也没有。他心酸到几乎坚持不下去——还好他坚持下去了,并且开始有了第一个客户。赵国栋创办公司的时候,在郊区租房,整个生活都围绕着工作的时间持续了一年,这一年时间,他们在开发产品,没有一分钱的收入。李晋吉,办好公司没有产品,就一一尝试,最后才确定了现在的方向。

  坚持的结果是,活下来了,还发展得很好。这不是必然,但绝非偶然。

  学习能力

  年轻的创业者会不会犯下幼稚的毛病?会不会不能做得长久?这时候,“学习能力”这个法宝跳出来,帮助他们。

  李晋吉的学习能力,让他的投资者华登国际都吃惊。在谈合作时,从没有接触过风险投资谈判的李晋吉“接触过几次,就知道了其中的门道”。

  在“80后”的创业者中,很多都是没有大学毕业的,杨东平,中专;23岁的茅侃侃,差点连高中也没有办法毕业,现在是MaJoy网的创立者兼总裁;25岁的李想,高中文凭,1999年创立PCPOP.com,任首席执行官,现在PCPOP是第三大中文IT专业网站,2005年营收近2000万元,利润1000万元。学历并没有影响他们的创业,因为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学习能力来弥补。

  通过网络和其他各种途径,创业者们能够得到丰富的、随时更新的讯息和知识,这让他们的企业受益。而年轻人善于吸收的特点,又能够让他们从这些知识中获得营养。

  合作

  在我们的关键词中,我们不提运气,这并非因为运气不重要,只是它可遇而不可求。所以我们选择的都是具有能动性的关键词,比如合作。

  年轻人的想象力都很丰富,一起创业的同事们,谁能说服谁?这时候,需要的是合作。李晋吉和他的同事们保持沟通,倾听他们的需求,这是因为他知道他需要大家的合作。

  合作的方式还有很多,比如,搬一个宽敞的办公室,这让同事们知道,他们的要求得到反馈了。实际上,在我们遇到的很多创业者,都碰到过合作者离开公司,一时间手忙脚乱的事情。在此之后,他们就会更加注重合作。

  老资格的创业者大都从贸易起家,如果要寻找值得信赖的合作者,则很可能是亲戚。而“80后”则不然,他们的合作者多是同学和风险投资商,这也让善于合作者得以有更多机会。

  勇气、学习能力、合作,这就是我们给“80后”创业一代找到的新“标签”。在春树的博客中,有一个词,叫做“闹起来”,我们在这里借用一下,请创新一代“闹起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