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全球迎来中小城市时代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31日 03:41 中国经济周刊

  ★编译/ 龙夫

  过去的半个世纪是属于大城市的:人口在1000万以上的城市已从两个增加到20个。但事实上,大城市的时代已经结束。大城市人口的典型增长率在1980年代曾超过8%,但近5年来,这一数字下降了一半以上。相反,从2000年至2015年,全世界小城市(人口不足50万)的数目将增加23%,而次小城市(人口在100万到500万之间)的数目将增加27%。

  就某种程度而言,中小城市的崛起是大城市早些时候所取得的成功的自然结果。1990年代,特大城市随着全球市场的繁荣迅速发展,尤其是高科技产业或金融等行业发达的大城市,比如纽约、伦敦的复兴,以及上海和香港的爆炸式发展。红利越分越多,银行家越来越富,在世界上最热门的城市,房地产价格一路飘升。结果就是,出现了布鲁金斯学会人口学家威廉·弗雷所谓的“门禁森严的地区”。在大城市,除了巨富,其他人都买不起市区和周边许多郊区的房子。

  市中心和近郊区的高

房价把人们赶到了远郊区。在美国各个主要的大城市,平均上下班时间15年来增加了一倍,达到90分钟。宾夕法尼亚州派克县这样的乡村地区已经成了在纽约工作的工人的宿舍。很多人每周数次开车往返于拉斯韦加斯和洛杉矶之间,而这两地的单程车途是6小时。坐火车到伦敦需要l小时的布赖顿原是一个衰败的海滨度假地,现在却成了新兴的卫星城市——艺术家和媒体工作者居住的“海边伦敦”。

  而一个小镇能否成为欣欣向荣的中等城市,在于它是否有能力吸引人们和企业离开大城市。关键之一是便捷的交通,尤其是与大商业中心之间的交通联系。虽然历史还不满10年,高阳却已经成了人口增长最快的韩国城市。原因之一就是,从高阳坐地铁到首尔只需30分钟。

  促使中等城市兴起的另一个因素是工作的分散化,而工作的分散化在很大程度上又是受到了新技术的驱使。法国的蒙彼利埃就是一个城市分散化的例子。

  1980年代前,蒙彼利埃还是地中海沿岸一个很大的村庄,但是已经拥有了一所师资力量雄厚的大学、许多漂亮的别墅和IBM公司的一个制造基地。高速铁路建好后,巴黎人便蜂拥而至,到那里度周末。一些人买了房子,形成了人数众多、由专业人员组成的至关重要的中产阶级。这些人开始利用灵活机动的工作安排,在巴黎上三天班,在南方上两天。不久,一些大公司便开始把目光转向这一地区,不少医疗技术和电子公司来了,IBM公司在那里也增加了服务业投资。配套设施也开始建设,修建歌剧院,开通有轨电车……法国城市规划专家N·巴龙说,“这座城市现在到处都是见多识广的商人,这完全是个新城市,新社会”。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马里奥·佩齐尼指出:“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在一个城市达到一定的规模后,它的生产串便开始下降。”大约600万人是个临界点,如果超过于这个数字,不动产价格、花在路上的时间和偶尔出现的混乱会“造成这样一种局面:城市中心也许是个好地方,但那只是对有钱人而言。”

  与此同时,优裕生活的大众化意味着,人们不必再在大城市的文化和混乱之间,或者其他东西的安适和乏味之间做出选择。在西棕榈滩这样的美国城镇,仿欧式咖啡馆文化正在出现;即将退休与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们给美国阳光地带的许多中小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

  移民也发挥了很大作用。在英国,数十万东欧移民汇集于首都以及北部和沿海地区的小城市,那里的农业、建筑业和低级服务业急需工人。他们将会把赚来的钱带回家,在花费较少的布尔诺或克拉科夫,而不是在布拉格或华沙购房置业。正是由于这一重要原因,终量联行公司预计,今后几年会出现许多最热门的公司迁移地点,其中就有拥有50万以上人口的60个中东欧城市。

  (据2006年7月3日美国《新闻周刊》)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