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正文
 

认证泛滥急需简化统一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20日 01:15 中华工商时报

  □龚震 (江苏)

  去年7月1日,我国正式对饮料、调味品、饼干等十类食品执行QS认证。但是QS认证并没有使消费者感到更有安全保障,因为仅在食品行业中,就有QS认证、H ACCP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ISO认证、GM P认证等众多形式,五花八门,让人很难看懂。认证的泛滥已让消费者对认证标识产生“审美疲劳”,于是多数消费者望“标”兴叹,并不太关
心有无认证标志,而是凭经验选择一些知名品牌的产品。

  近年来,不少企业经营者都感叹现在企业要参加的认证名目越来越多。不能否认,这些认证在改善产品质量、提升管理层次方面是卓有成效的,但是,由于每个体系的认证都是由不同部门组织的,每迎接一次认证以及此后的复审,企业都要忙前忙后好一阵子,其中不少是重复劳动,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而且花费不菲,不要说是小企业,就是大企业,也深感头痛。同时,这些认证虽然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但是不少内容是相互交叉的,认证的程序和方式也有很多相似相通之处;ISO也好,3C也好,尽管在内涵和承诺对象上各有所指,但目的是同一个:就是在同一个企业中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和程序化的管理体系。而一个企业的管理体系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有机整体。这就注定了各个管理体系之间无论是内容和形式,都会有很大的交叉和相似性。比如ISO14000某些标准的框架、结构和内容的制订,就采用了ISO9000中的某些标准。此外,目前社会上认证机构太多太乱,资源十分分散,一些机构为了争抢业务,随意地降低认证标准,使认证成为一种形式,反而失去了应有的作用,也引起了企业的反感。

  为此,笔者建议,首先,变多套认证为“整合认证”。本着科学实用、简便易行的原则,以保障消费者安全消费为前提,在继承传统经验的基础上,加强探索创新,建立统一、权威的认证标准体系,使用明白、统一的认证标识。其次,改多头认证为统一认证。政府应加强对认证机构的管理,对众多大同小异的认证机构进行整合,把多头认证、多头管理变成统一管理,使分散的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提高工作效率,重新树立认证的权威性。第三,改收费认证为免费认证或只收少量费用。认证机构应是公益性的,不能把认证商品化。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的认证就具有公益性,以美国为例,认证机构不向生产者收取任何认证费用,政府拨款负责认证机构的运营。第四,变“终身”认证为“有效期”认证。认证不能搞终身制,应设定认证有效期,并定期对认证产品进行抽查检测。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