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的良心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09日 05:29 第一财经日报 | |||||||||
任绍敏 6月5日晚,上海青浦新城夏阳湖心,清风习习,一场别具一格的对话,在中外著名建筑师和公众之间展开。这是“2006青浦新城大师讲坛”的下半场,坐在聚光灯下接受提问的有荷兰的雷姆·库哈斯、日本的矶崎新、中国的张永和、马清运、刘家琨,都是建筑界如雷贯耳的名字。
本次讲坛的主题是“创新与责任”,对于责任,每个建筑师都有自己的理解。矶崎新说,建筑师要对社会负责,不是简单地迎合社会某些力量的需要,而要努力将潜藏的历史、文化特性寻找出来。这位数次来到上海的日本建筑师曾毫不客气地批评上海的很多高层建筑,更进一步了解上海后,他认为上海还是有一些好的建筑的,在参观了青浦新城一批新建筑,品味马清运、刘家琨等人的建筑作品后,他说,青浦决策层能够理解建筑师。 青浦区副区长孙继伟认为,中国建筑师应抓住本土文化,考虑建造低造价高品质的建筑,这同时也是对建筑师的技能和良心的双重考验。他打了一个有意思的比喻,建一个城市如同酿一壶陈年美酒,文化靠多年积淀,城市形态则是城市管理者、建筑师、开发商和市民等多方博弈的结果。 作为世界最大的建筑市场,中国的确提供了让建筑师们长袖善舞的广阔空间,但是在普遍浮躁的心理驱动下,人们常常要问,究竟有多少建筑可以如酒历久弥香? 刘家琨的一句话,给我很大的触动,他说,建筑师的责任心或者说良心不是用来展示的,而更应该是一种平常心。我问他,如何在工作中体现这种平常心,他说不歧视项目,建筑师往往动用大量社会财富,他会善待财富,争取每一个项目做到最高性价比。 如果各行各业的人,无论身居要职的政府官员,还是手握重金的国企领导者,抑或流水线上的普通工人,都有一种责任心、平常心,用好每一笔财富、每一份权力,那么,我们的经济、社会、环境发展会少一些遗憾,多一些和谐。(作者为本报综合新闻中心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