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CIEN评论员 朱冰尧
尽管全球同步上映的《达·芬奇密码》自揭开面纱后毁誉参半、备受争议,尽管《达·芬奇密码》一书发行后就遭到有关宗教界人士的激烈抵制,也尽管《达·芬奇密码》作者涉嫌抄袭而惹上了官司,这一切都挡不住“密码”洪流带来的经济热流:全球票房收入已然占据霸主地位,全球拿到了2.24亿美元;原著《达·芬奇密码》在全球销量突破6000万册;
巴黎当地旅游部门组织了以卢浮宫为核心打造的巴黎“寻码游”等。
美国著名畅销书作家丹布朗的一部悬疑小说,竟然成了挤出价值的市场“奶牛”,这不得不让人为之惊叹。3年前,丹布朗的新作《达·芬奇密码》一上市,就激起了商界敏锐的嗅觉。
索尼公司在该书出版后近几个月,就在一片宗教反对声中购得了该书的电影改编权。按说,《达·芬奇密码》内容中确实有着极大的宗教争议,一般的出版商和电影投资人自然是要思量再三,而索尼公司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冒险,而这样的冒险在3年后得到了回报。
原著在市场上的火爆引发了诸多围绕《达·芬奇密码》产生的新商机。小说的发生地——法国巴黎当地旅游部门自然是最早的受益者,他们借机组织了以卢浮宫为核心打造的巴黎“寻码游”;影片《达·芬奇密码》借巴黎近郊的维蕾特城堡取景拍摄,这座城堡的女主人——徐姓华裔富婆趁着电影上映的良机,在堡内推出了价格不菲的“达·芬奇密码之旅”;围绕《达·芬奇密码》的所谓解码书籍也迅速在市场上热销;索尼相机更是携手《达·芬奇密码》推出T5主题促销包。
在如此红红火火的商业奇迹背后,实际上隐藏着巨大的价值链创意产业。也就是说,由小说《达·芬奇密码》产生的巨大经济利益,在小说推出之时就已经注定了它的“生财”命运。
《达·芬奇密码》实际上仅仅是一个虚构的悬疑故事,要让“故事”产生效益,就必须为之设计包装的外衣。向来善于迎合发行商需要的畅销书作家丹布朗,自然也拥有可以让发行商们可供炒作的“噱头”:悬疑、宗教争议、凶杀、英雄主义。
有了这样的“好料”,不愁用高火炒不热它。于是,小说和电影的发行商们就故意掀起《达·芬奇密码》的各种争议,目的是通过关注度吸引人们的眼球。3年间,围绕《达·芬奇密码》的新闻热点不断:书籍在部分国家被焚烧,电影在部分地区被禁映,小说著作权怀疑抄袭,电影音乐被诉剽窃等等。
所有这一切并没有减弱《达·芬奇密码》的知名度,相反却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这部小说和电影,并随之产生了更多的挤出价值的“奶牛”。由此可以对中国的企业界提供一个借鉴:有了“好料”并不一定就能产生价值“奶牛”。通过精心设计与包装,甚至一些人为的炒作与影响力扩散,从而扩张产品的极限声誉,让“好料”提升相关的附加值,才能最终实现价值奶牛的多元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