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正文
 

泡沫催生恐慌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4日 14:38 中国经营报

  作者:谭洪安 来源:中国经营报

  不久前,读到英国《金融时报》上的一篇报道,提到一个住在加利福尼亚州的美国人突然决定卖掉自己的房子,改为租房居住。据他估算,现在要支付的房租比按揭贷款月供大约少40%,又不用在维修方面花一分钱,而且他认为当地房价上涨空间不会太大,反而在未来几年有下跌的可能,目前卖房套现正是合适时机。

  有意思的是,报道中称,汇丰银行的经济学家在对美国房地产市场进行了详尽调查后,表示支持他的做法,因为“向房东付房租和向银行付利息之间没有太多差别”,同时在诸如洛杉矶这样房价甚高的美国大城市里,拥有一套房屋每年支付的成本,比租房成本高出一倍多。

  而对于那些希望获得房产物业升值回报的业主,汇丰经济学家给出的答案是,当地未来7年里的房价涨幅必须极为强劲,比如年均上涨8%~10%才行,但这通常远远超出了当地房价中长期的涨幅水平。

  费了一番功夫引用这个老美卖房的故事,并不是想劝说周围大批或热情高涨或心急如焚的业主、准业主们加以仿效——这样做有被广大群众“拍板砖”的危险,更何况,国情并不相同。

  我们想说的不过是,有些大多数人都深信不疑而看起来又理所当然的“事实”或“数据”,其实未必真的可靠。当你无暇去稍稍冷静下来独立思考一下,而宁愿跟随其他人已经作出的选择——不管这种选择是否属于“集体无意识”的行动时,潜藏的风险也许就会愈行愈近。

  众所周知,在如今的中国,房价问题异常复杂而敏感,我们也没有自大到以为凭一己之力就可以解决这个多少专家学者、高官大腕绞尽脑汁都未能破解的难题。之所以要知难而进,选择京、沪、深这些样板城市,进行吃力却未必讨好的房价调查报道,只是为了给许多正为房子焦虑不安的人提供一个可能更简单、更朴实,但愿也是更接近而不是远离真相的视角。

  有些东西只是手段,结果被当成原因,有些事情只是断面,结果被当成全部。泡沫催生恐慌,恐慌催生悲剧。你我其实都身处旋涡之中,这时候多一点点的清醒和理性,相信是非常宝贵的。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