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芳
在政府规划的形式下开展的学术研究,实质是计划经济的思路。要解决学术腐败问题就不能按照计划模式搞科研,而是依靠学术逻辑来竞争,以水平高下论胜负,这样才能彻底让科研老板意图破产
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近日明确表示,中国科学院不赞成“科研老板”,中科院没有“科研老板”的土壤。对严重违背科学道德的行为,甚至违背法律与政策的行为,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将严肃认真地依法处理。对于此番言论,有人评论为“此地无银”之论,但如果能切实执行下去,也是为清除学术腐败做出现有框架下的贡献了。
科学研究是一项高尚的职业,或者说曾经是一项高尚的职业,研究者不焦心于稻粱谋,而醉心于学术的思考中,知识的积累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好处,最终推进人类在理解自身和周遭的同时取得进步。科学研究的关键在于“学”和“研”,故而评价科研的标准就应该是学术研究成果的水平高下,以此论胜负。
所以科研本身就应该是按照在学术规范内的竞争规则来定输赢,而这种论输赢无疑就是朝着一个研究领域内的前沿问题或者前人没有解释以及解释不当的问题,不断发起冲击,在自己的智力上不断挑战自我,最终在战胜自我的同时完成对学科的推动。这才是学术竞争的逻辑。
那么中科院要查“科研老板”是什么意思呢?难道不是说中科院的研究员中有不以学术为志业的吗?路甬祥院长认为,造成目前科研老板的原因是“一些导师不是为了充分激发学生潜能,而是为了完成项目,把学生当成‘科研’打工者”。“极少数人利用自己的声誉和地位,不合理地占有科技资源,采取分包的办法完成自己的科研任务,而自己并无实际上关键性的科研成果。”这后面“不合理占有”然后“分包出去”才是科研老板的丑恶嘴脸。
但问题是学术竞争的逻辑不是分包出去就成的。如果学术水平不过关,同行评议通不过,那么科研分包与否都会失败,因此分包出去无法保证科研老板能继续生存。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科研老板愈演愈烈呢?
我们换一个视角来看,如果学术竞争的逻辑被改变了,不是以水平高下来论,而是以发表文章的篇数、著作的字数、争取课题的经费数来衡量,那么竞争行为就会发生惊人的变化。
目前,科研人员待遇与各种明细的考核相挂钩,而这些考核的标准大部分不是考察该研究人员的学术水平,因为根本不是同行评议,而是依靠行政管理指标或者外行搞企业的方式再“管理”学术研究。那么为了适应这套考核标准,就只能发展科研企业,科研老板也就应运而生了。
让我们再进一步问一个问题,为什么评价科研的标准会变成培养科研老板的体制呢?路甬祥院长提到的科研评价机制不科学、学术资源短缺、过度竞争等等是原因吗?恐怕未必。这些只是现象,而学术问题的研究是对未知世界的无限探求,学术资源从理论上来说存在无限可能,怎么会短缺呢?我们知道造成短缺并不是因为绝对数量上的不足,而恰恰是因为体制上的计划和垄断。
目前,我们的学术研究仍旧是在政府规划的形式下开展,这种规划的实质就是计划经济的思路,改革开放28年来的经验告诉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就绝对不能按照计划模式搞科研,而是要真正允许“百花齐放、百家齐鸣”的局面,依靠学术逻辑来竞争,以水平高下论胜负,这样才能彻底让科研老板意图破产,也才能真正解决学术腐败的问题。(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