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正文
 

建立家庭基金 把养老进行到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4日 13:04 南方都市报

  街谈

  记得很清楚,小时候爸妈每月要给奶奶和姥姥每人十块钱,叔姑姨舅们也都一样。后来奶奶去世前住院,爸爸和伯父们忙着凑钱,结果吃惊地发现,奶奶自己有一大笔储蓄,都是用儿女们的“月钱”攒下来的。广州何玉珍女士家的状况,听起来与我家差不多,她家从去年1月起建立了家庭老人基金,家中子孙辈每人每月投入200元,用于应对老人重大疾病
,如今这个基金已经有了三万多元(《广州日报》前日报道)。

  我想不管是我奶奶的做法,还是何家的老人基金,在原理上都和现在的保险差不多。这个道理本来很简单,这个智慧劳动人民一直都有。比如那个广为流传的巧媳妇故事:给一大家人做饭的时候,她每顿饭都抓出一把米来存在一个缸里。等到饥荒的时候,这一家人就凭着这缸米渡过了难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吃饭要吃到八分饱,工资不能花成月月光,存折里要有储蓄,天有不测风云,有备才能无患,未雨就要绸缪。

  何家的老人们,年轻时候根本没有什么保险可买,而且恐怕日子也过得很紧张,没什么余地给自己存钱。他们当时的想法大概就是养儿防老吧。现在的问题是,儿孙们如何公平公正地合作,把养老的这个任务,美好愉快地完成。他们家人的聪明之处,这个基金的最大好处,倒还不只是平时攒钱急时用,还有就是,这个办法可以减少儿孙之间常见的纠纷。

  说起来都是兄弟姐妹,赡养父母的责任都应该积极主动地承担才是。可是放在现实生活里谁都知道,经常有几个儿女之间互相推脱的,甚至还有因此反目成仇的。俗话说亲兄弟明算账,这账不能等到老人住进了

医院再算,那时候刻不容缓,一人逃避了推脱了,其他人再怎么着也得顶上去。那个时候来不及讲道理,然后这账目就算不清楚了,就没法公允了,各家之间的小怨小恨,也就积攒下来了。这肯定不是一个好办法。

  但是,把每月200块钱制度性地定下来,不仅对每个人来说都容易做到一些,而且清清楚楚的也容易做到公平,互相也好监督。

  说起来老人看病总是需要那么多钱,那么多钱总是要儿女来承担。可是分散到每个月来,就和临时抱佛脚的效果很不一样。说起来现代保险业里好像常有些博士在设计保险,可是一个普通家庭里普通人的智慧,解决起棘手问题来也毫不含糊。

  马青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