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博士伦部分药水被疑引发眼疾 > 正文
 

北京博士伦终于宣布停售 为何商家总是慢半拍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15日 19:44 财经时报

  □ 彩石

  4月12日,北京博士伦终于宣布,它将停售进口的“润明护理液”。这种用于隐形眼镜护理的药水,据说有可能导致真菌感染角膜炎。这一决定比它在新加坡、香港晚了近两个月。早在2月20日,新加坡卫生部就决定,暂停使用这一护理液,“直到调查结果正式公布为止”。

  根据公开报道,到4月12日,在国家药监局相关负责人“再次约见北京博士伦公司总经理”,并“对此事的处理提出了要求”之后,北京博士伦终于作出了“停售”决定。

  角膜炎有多么可怕,除了相关的专家和患者,可能很少有人说得清楚。搜索一下能吓你一跳: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致盲率较高、治疗较为棘手的感染性眼病。可能致盲,想来事件严重。

  但北京博士伦的行动,比起新加坡和香港,甚至比已经慢了半拍的

马来西亚(3月15日决定“禁售”)还要慢。你还可以想,如果没有相关负责人的“再次约见”、“提出要求”,是不是这一产品还会在中国继续销售?虽然中国的“润明护理液”只有2%来自进口。

  慢了半拍的不止这些。如果你仔细想想在过去这一两年时间里发生的类似事件:

苏丹红、孔雀石绿、转基因豆奶等等,那些在境外已经闹得沸沸扬扬的
食品安全
事件,在中国,似乎都慢了半拍。一方面,中国的相关部门“密切关注”;另一方面,相关公司言之凿凿,大发“声明”,生意却还照做——除非到了实在做不下去的时候。

  商人们的“慢步”是可以理解的,谁希望把做得好好的生意停下来?

  但是作为管理者,尤其是那些负有监管责任的管理者,如果他们也“反应迟钝”,就有些说不过去了。你拿了民众给你的薪水,就应该对民众负责。

  按理说,制度建设(包括法律建设)的“滞后”可以理解:时事异已,原有的制度(法律)不能“与时俱进”了,然后相应做出调整,这是常理。也因此,才要求制度建设需要具备一定的超前性,为未来“时事”的变化预留空间。

  但是在中国,这种“超前性”往往不容易看到,倒是“滞后性”随处可见。《环保法》是1987年的,已经过了快20年了;《节能法》是1997年的,也将近10年光景——这些关系到经济发展大局的法律,终于在最近开始了修订的步调。

  另外一些,虽然可能已经不止20年,却还在拿着老“皇历”看新“运程”。比如中国的自来水标准,那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制定的,却沿用至今。可笑的是,早已经被国家明令禁止生产的“六六六”、“滴滴涕”等农药,居然在那仅有的30多个指标的体系中赫然在列。

  而相关部门修改这一标准的日程,据说也已经“安排”了五六年。比较他国每隔几年就要“与时俱进”修改这些指标的速度,可能就不止慢了半拍。

  我们每天都要喝水,但这个水的标准却迟迟未出。让人难过的是,并不是修改这些指标技术上有多大难度,也不是中国缺乏相应的专家、机构,而是相关的“主管者”这些年来更多在争论:到底谁有资格、有权力主导这一标准的制定。

  想起来,这是比有关部门的“反应迟钝”更加严重的事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