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正文
 

投资领域热点的放开与监管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12日 11:16 《新财经》

  “两会”对经济、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影响不言而喻,对与投资息息相关的金融领域更是举足轻重。按照“两会”预设的轨迹,2006年股市、银行、产业等将在加油与制动的相互转换过程中稳步前行放开与监管 

  “3月是一个政治月,”做投行的崔先生说。在他看来,“两会”的召开使得3月变得不同寻常,政策的风向将主导着经济领域一年的风云变幻。“资本市场一年的走向都会在
‘两会’中有所透露。2006年做投资机会可能会大大增加,但政府监管力度不可小觑,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吧。”事实上,不仅仅是资本市场,银行、外汇、保险等领域一年内的发展轨迹也已在“两会”上提前印刻了下来——金融领域各个市场在“两会”上无不奏响着改革放开与监管整治的主旋律,在政策的平衡中需求发展。资本市场:建设与整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大力发展资本市场要立足于“加强制度建设”、“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搞好券商治理”、“强化监管”、“营造透明市场环境”、“推进股权分置改革”

  六个政策点。整篇报告,关于资本市场的论述可以概括为在整治中建设,在规范中发展。中央财经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韩复龄教授对《新财经》记者说:“进一步放开资本市场已是大势所趋,但为了避免出现前几年鱼龙混杂的局面,政府加强监管当是两全之策”。对于建设而言,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尤其是真正意义上的创业板市场成为“两会”最高的呼声之一。而“两会”前夕,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通知中要求加强对创新企业金融支持和资本市场建设,建立支持自主创新的多层次资本市场,适时推出创业板。对此,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两会”期间表示,对于资本市场来说,创业板市场是非常重要的,应该尽快发展,为风险投资基金的增值和退出提供出路,进而带动中小企业融资的发展。刘明康同时还表示,“目前设立创业板市场不存在明显的障碍。”“两会”代表关于推进创业板的提议对于风险投资无疑如沐春风,投行人士认为,从参加“两会”的权威人物的态度和发言来推断,创业板的启动也许指日可待。创业板的意义决不止于多了一个证券交易市场而已,创业板一出生便被赋予了对主板市场诸多顽疾拨乱反正的使命。创业板要从上市公司的基本属性上着眼,欲从根本上跳出国家垄断、地方经济的框架,着眼于有活力的民间经济。即将在创业板上实行的持续保荐制度、独立董事制度及信息披露等制度,将为一个完全市场化的证券市场奠定制度基础,将是中国证券市场上的制度重建。相对于改革与放开而言,资本市场另一重要命题就是整治与监管,下重手治理上市公司和券商也正是政府报告以及“两会”代表关注的重点。整顿券商已没有任何悬疑。早在2004年开始,证监会就实施“扶优汰劣、分类监管”的思路,包括创新试点类、规范类证券公司的评审办法等。截至2005年底,分别有15家证券公司获得了创新试点类资格和规范发展类资格,另有15家以上的问题券商则被关闭或重组,2005年也因此被称为券商整合元年。2006年关于证监会整顿券商的政策法规更是密集出台,整顿的力度只会加重而不会削弱,整合仍将成为今年券商的主题。一位接近监管层的证券人士预计,今年将有20家左右的中小型券商被托管、关闭,而在未来的2-3年内,则有50-60家券商被并购、重组或者退出。“在今年年底的券商新老划断之后,证监会不太可能采取政策性关闭的硬性手段,而倾向于鼓励类似中信证券收购、重组华夏、金通证券模式,券商的市场化洗牌将大行其道”。同时,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也被提高至相当的高度上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对此表示,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业绩总体上较差,给投资者带来的回报很少,同时,上市公司虚假信息披露、内幕交易等问题时有发生。“要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提升到应有的高度加以重视。要强调股市的融资和投资功能,发挥股市扶优汰劣、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做到让一些差的上市公司摘牌退市,同时让一些好的公司入市,真正培养股市中的蓝筹股,这样才能真正把股市搞好。”放开与整治的目的自然是为了发展,而发展则意味着更多的投资机会。

  “目前市场的基本面正在发生改变,今年投资者的机会将更多。” 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两会”期间许下远景。

  银行改革:引资的矛盾与往年不同,关于银行业改革的讨论都是历年“两会”热议的话题之一,而今年似乎让位给了资本市场。事实上,银行改革的话题从来都是热烈而敏感的话题,在目前银行改革走在十字路口、“贱卖论”

  一度高涨之时,“两会”对于银行改革的“相对低调”也是在所难免,但银行业改革的脚步却没有放慢,上市与引资成为不同银行的主题。 2005年被称做银行上市年。一方面,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正按照时间表接连上市,按部就班地引进战略投资者、改善产权结构已成定论。另一方面,同样在这一年,中小城市商业银行的改革波澜不惊。凭本身资质能吸引外资的城市商业银行大多数已完成这一步伐。而对另一些经营不善的城市商业银行,无论是管理层还是他们自己都没有一蹴而就的方法,改善经营,彻底扭转亏损局面。从今年“两会”代表委员的讨论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出,对于银行业的走势,无论是银行还是政府,都抱着很矛盾的心理。他们既希望银行能通过引进外资改善管理,但又担忧如何控制外资进入银行业后的作为,这种矛盾的心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和代表委员的讨论中袒露无疑。全国政协委员、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在“两会”

  呼吁,证监会等相关部门应当尽快制订反恶意收购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同时还应推进银行并购方面的专门立法,防止游资恶意炒作股价,促进银行业稳定发展,维护金融安全。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05年十月底,已有71家外资银行在中国设立了238家营业性机构,有22家外国银行入股中国国内17家银行,外资银行投资金额已超过了165亿美元,占国内银行总资本的15%左右。业内专家认为,国家加强对金融的绝对控制非常必要。目前尽管对单个外资银行进入持股比例有不超过20%的限制,但在某个业务领域的持股比例并没有明确的规定。比如信用卡等零售业务,目前外资银行在与国内银行合作谈判中普遍都提出了50%对50%的持股要求。另外,一些外资银行正在通过收购等手段力图突破目前有关金融持股上限的管理规定。为此,在WTO框架下应抓紧制定相关政策,明确控股比例与准入条件,加强对国有银行的保护。如何制定政策?怎样明确准入条件?如何既吸引外资又不让其全盘控制?如何化解这种矛盾?这些问题都将是2006年决策部门研究的重要课题。外汇保险:冷门的热议外汇问题从来没有像2005年那样引起全社会如此广泛、深入的关注,虽然,相对于银行、股市而言,外汇有些“冷门”,但却不妨碍外汇成为今年“两会”冷门中的热点话题之一。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是,经济学界或者业界的声音和政府部门声音显然有区别,对外汇相关的同一问题,表现出的态度却是截然相反。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学家萧灼基表示,希望对外汇储备超常增长现象采取一定措施。我们国家外汇储备有2500亿到3000亿就够了,但现在的外汇储备却比合理需要高出约一倍多。这种情况既有好处也有不利,好处是外汇储备多,我国防御国际金融风险的能力比较强。不利的地方则是国外储备占了大量的资源,而这些资源既不能用作国内的投资,也不能作为国内消费。对于外汇问题,企业界人士也深有感触。杭州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认为,面对中国高昂的外汇储备,应该采取措施降低外汇储备,规避汇率风险。对此,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美元资产的存量会调整,但在增量部分的补足下,总量不会减少。外汇兑换方面这些年一直是在放松,可能还会有进一步的政策使得外汇在使用、管理以及汇率方面都有进一步的放松。分析人士认为,学术界的观点是表明了应该怎么样,而政策部门的观点则是表明现在是怎么样。照此说来,外汇与保险在2006年可能仍然会延续2005年的基本政策。同样,保险业务在2005年并没有十分活跃的表现,一方面政策约束甚为细致,另一方面因其中的社保部分与外汇一样与社会稳定牵连甚多,导致保险公司任何一动作对政策均是亦步亦趋。在“两会”话题中,相对于股市和银行,保险亦明显属于冷门,但对于保险资金入市问题,却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话题。保监会主席吴定富表示,目前保险机构实际直接入市资金的比例离5%的上限还有距离,今后是否会提高保险资金入市比例上限取决于市场状况,如果市场平稳、收益稳中增长,会提高保险资金的入市比例。中国人保董事长唐运祥则认为,保险机构若要提高直接投资的比重,还需要保监会的批准;另外,保险机构还是倾向于通过资产管理公司来进行投资。而全国政协委员、平安保险集团董事长马明哲亦表示,国务院批准保险行业在各个投资渠道的投资比例设上限,以拓宽资金运用渠道,促进行业及国民经济发展。在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上,吴定富还表示,保监会将择机提高保险资金入市比例,同时,保监会将推进基金封转开,保险资金投资基础设施也即将开闸。法律法规:前行中小驻与外汇保险不同,今年讨论的物权法和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是否合并的问题,代表委员的声音如出一辙:两项法律法规的立法当是大势所趋,虽然两法没有最终进入立法程序,但只是前行中的短暂小驻。目前,我国按内外资企业性质建立了两套所得税制度,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度在税率、税前扣除、税收优惠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外资企业“超国民待遇”的情况引发了诸多的问题,因此,民建中央的《关于尽快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度的提案》一经提交,迅速成为今年“两会”期间的第一大焦点。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陈明德表示,“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我认为势在必行。虽然呼吁了很多年,但是进展很慢。从现在的情况看,内资企业无论是国营企业还是民营企业,税收都比外资企业多得多。内资企业的税率由于各地的情况不同,平均下来可能是25%左右,而外资企业的税率甚至不到15%。长久以来的情况是,不管是什么企业,只要是外资企业就给予优惠,这样对内资企业来说不是很公平。”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调研部部长熊大方说,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对外资开放的领域和投资的条件是有限制的,因此税收上的优惠起到了一定的补偿作用,但是随着我国逐步履行WTO承诺,当年的投资限制已经不存在,现在外企在投资方面反而享受着比民企更优惠的待遇,以至于不少民营企业搞假外资,很多外资企业其实是民营企业的资金在海外转了一圈又回到中国,以套取税收优惠。同时,现在外商投资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所以内外资企业在税收上的差异也客观加剧了东、西部地区之间的不平等。因此,今年把两税合并摆到了经济方面的提案最重要的位置。对此,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透露,“我们正在紧锣密鼓做企业内外资所得税合并的准备。今年将克服困难推动两税合并。”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此前公布的立法计划,两税合并的《企业所得税》法的制定已经列入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计划,预计今年8月上会审议。同样,《物权法》的再次搁浅也引起了颇多的关注和争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负责人在“两会”后答记者问时表示,物权法是一部重要的民事基本法律,社会各界都很关注。

  全国人大常委会已经对这部法律草案进行了四次审议。为推进民主立法、科学立法,物权法草案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从征求意见和各方面反映的情况来看,绝大部分意见对目前物权法草案总体上是肯定的,同时也还有一些不同意见,在有的问题的认识上存在分歧,这是正常的。这位负责人表示,物权法草案正在审议过程中,审议的过程就是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不断修改完善的过程。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还将通过召开座谈会、论证会等形式,继续开展调查研究,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修改完善物权法草案,适时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继续审议。“目前正在抓紧工作。”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乔晓阳则明确表示,备受关注的《物权法》草案将在明年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提请审议,赶早不赶晚。房产汽车:迥异的境遇房地产与汽车这两个行业与资本市场联系异常密切,尤其房地产与银行的关系几乎达到了一损惧损、一荣俱荣的层面。因此,只要宏观政策一有什么风吹草动,或是要求银行紧缩贷款或是突击检查贷款,房地产界都要跟着银行倒抽一口冷气。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优质贷款大多集中在房地产项目,商业银行自是不愿意紧缩房地产业贷款,依靠银行起家的房地产商也不愿意放弃这棵摇钱树。但是,政府调控房地产行业发展过快的的声音从来就没有停息过,今年“两会”

  也不例外。作为调控全国宏观经济“神经中枢”的国家发改委,其言论背后所代表的政策导向自然备受关注,而发改委正副主任双双对房地产行业做出表态,更是凸显房地产行业在宏观调控重中之重的地位。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表示,将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把住信贷、土地“两个闸门”,继续搞好信贷政策、土地政策、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着力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快增长,切实防止某些盲目扩张行业投资反弹,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则对抑制房价做出了表态。他表示,今后国家将主要从四个方面进一步解决房价过快增长等问题:一是优化土地供应结构,合理确定各类土地供应比例,加强土地供应与住房供应的衔接;二是加快普通商品住宅建设,增加中小型、中低价位住房供应;三是进一步完善信贷、土地、税收、销售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四是继续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建立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稳步发展的长效机制。但是,2006年宏观调控是否能如愿降低房地产行业的增长速度,从近几年的情况来说,似乎说不上乐观。早在2003年,政府便开始不断出台政策调控房地产业,2004年更将其列入十大过剩行业加以整顿,从限制土地供应和银行贷款加以严管,但收效甚微。房地产界分析人士甚至下定论,国内地产调控政策已经走入迷途。2006年是否会改观,大部分分析人士的看法仍然较为悲观。对此,全国政协委员毛增华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近期应该调控高换手导致的房价飞涨现象。一是对购进不足一年的住宅,如多次发生转让,应对买卖差价恢复征收5%的综合税,同时按卖价课税3%。二是对

商品房投机行为,除征收其税外,还应征收税率为20%的
个人所得税
。三是对房产中介商引诱消费者哄抬房产销售价格,从中赚取巨额利润的,应该运用税收进行调节。此外,与宏观调控关系密切的还有汽车产业。但今年“两会”关注的则是国内汽车如何拥有自己的品牌。虽然,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几十年,产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除了
奇瑞
、吉利等极少数外民营企业外,却没有几个叫得响的汽车自主品牌。,这对中国产业而言,是一个尴尬,更是一种莫名的痛楚。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提供的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汽车工业投资额超过1000亿元,汽车总产量达到615万辆,汽车产量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日本。

  然而,中国还没有一个世界级的自主汽车品牌,没有一家世界级的汽车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之路很漫长。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上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虹表示,“汽车工业很大程度上是我国工业现状的缩影。我们的汽车工业不强,核心和关键技术受制于人。今后20年,对中国汽车工业来讲,是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必须有明确的自主创新战略,否则就会被动地被人家定位,丧失战略机遇期。”对于汽车界以及投资界人士的来说,除了汽车自主品牌外,两会还透露出一个好信息:在2006年,汽车业应当不在宏观调控范围之内,相反还有可能会允许加大投资。同时,汽车业的重组并购应是在所难免。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