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正文
 

擦亮我们的眼睛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10日 00:27 中国经济周刊

  ——评《中国能否赶超日本——日本人眼中的中日差距》

  ★文/胡焕刚

  1990年代,日本经济的发展势头逐渐减弱,各种社会问题逐渐暴露,国内民众对于经济的信心逐渐降低。面对近邻中国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日本国内从民众到学者普遍有一种
不安全感,有一种被中国超过的危机感。以唐津一为代表的一批日本知识分子则认为,日本的媒体和学者是造成日本人信心丧失的罪魁祸首,他们力图全面剖析这种现象,使日本人认清自己的实力,重塑自信心。

  唐津一的《中国能否赶超日本》深入地剖析了中日两国的民族特性,客观地分析了当前中日之间的经济差距,以及未来走向,使我们能够通过另外一种眼光来解读别人、审视自己。

  制造业是日本人的骄傲,日本人把它归结为民族特性中的谦虚和好奇心。1543年,漂流到种子岛上的葡萄牙船只带来了火药绳枪,这项技术立即就传遍了整个日本列岛,并完全改变了当时的战争形态。火药绳枪被人们彻底地分解开,并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进行了复制品的试射。27年后,幕府军阀织田信长和德川家康的联合军队,使用3000枝这样的枪支进行了著名的长筱战役。对于有着先进文明的西方殖民主义者,日本人不仅没有被吓倒,反而兴奋地睁大双眼去推理其构造,并学习着制作出了无数仿制品。从不满足的欲望使他们不安于“差不多”,而是要“做得更好”,这一点正是我们中国人应当借鉴的。

  唐津一在书中写道,那些说中国将成为“世界制造业据点”的人可以看看,中国掌握了多少核心技术?又能够出让多少专利?中国人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只是赚取了少量的人工费,而这只是相当小的一部分,只相当于日本国内的1/20。生产产品中的核心技术则都是日本人的,这才是制造业的核心。制造业的发展依赖于技术的不断研发,否则十年后仍然只能干同样的事情。

  《中国能否赶超日本》旨在唤醒日本民族的自信心,是站在日本的民族立场上来写的。书中有很多观点不免尖刻,但其声音足以给我们每一个有爱国心的同胞以心灵震撼。译者在每章结尾所写的译者按,使这本书的对比意义更加明显,它使我们在了解日本经济的同时,能够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不足。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