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随笔砸谈 > 正文
 

孔子的国际化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11日 17:17 21世纪经济报道

  文/贺文萍

  假如孔子今日复生,一定对于自己的“国际化”感到有些惊讶。

  2004年11月,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都汉城落成。随后,瑞典、美国、越南、印尼、德国、日本等国都相继开设了孔子学院。2005年12月中旬,非洲第一所孔子学
院也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大学落户生根。目前,全世界已有27所孔子学院,而中国教育部的目标是在2010年前在全球建成旨在推广汉语教学和文化交流的100所孔子学院。

  圣人孔子率众多门生在亭亭如盖的绿荫下讲学的情景已随着历史的车轮远去。如今颇为有趣的却是在肯尼亚孔子学院的揭牌仪式上,精挑细选产生的首批25名学生不仅用中文大声整齐地喊出“我-们-喜-欢-学-汉-语”,而且还用汉语字正腔圆地演唱了经过改编的中文歌曲。

  内罗毕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姆贝齐则认为,孔子学院的课程将不局限在语言教学,而要通过影像资料宣传、交换学生项目等更多方式来让非洲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中“仁善”、“诚信”等理念,并学习中国建设和发展的经验,来推动非洲的进步。

  无独有偶。2006年1月中旬,从英国一所名为“布莱顿学院”(Brighton College)的著名私立中学传来消息,该校首开英国先例,将从今年9月起,把汉语列为全校1200名学生的必修课。从未到过中国的该校校长理查德·凯恩斯说:“我的重要任务之一是确保布莱顿学院学生做好面对21世纪现实的准备。而现实之一就是,中国有着当今世界发展最迅速的经济。”

  不论是开设孔子学院,还是把汉语列为必修课,都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随着

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国文化(不管是出于生意场上商业的意图,还是仅仅作为一种时尚)几乎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现象。在中国的1000多所高校里,已有400多所向外国学生开放,吸收了总计约40万的外国留学生。据中国官方最新的统计数字,全球学习汉语的人数目前已超过3000万,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共有几万所中文学校,其中学制比较完备、校舍比较固定的中文学校大约有6000多所,另外还有2300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为满足日益升温的全球汉语热,中国计划在2010年前向海外派出2万多名汉语教师。

  从历史的纵向看,全球汉语热的再次兴起(上世纪七十年代,随着中美关系的缓和,美国及其它西方国家出于了解中国的需要而掀起了第一轮汉语热)和孔子学院的设立,从另一个角度折射出了中国“软实力”的提升和中国政府对发展“软实力”的重视。

  长期以来,“软实力”似乎一直与中国疏远。在不少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眼里,仿佛唯有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理念以及牛仔裤、

麦当劳、好莱坞电影等消费和流行文化符号才堪称现今世界最具吸引力的“软实力”代表。英语作为通用国际语言的强势地位,造就了世界各国年轻精英们在大战“托福”和“雅思”之后,如过江之鲫般涌向欧美各大高校留学的壮观场面。

  不过,近年来不少西方观察家也注意到,中国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越来越重视对诸如语言、文化、政治价值观和外交等“软实力”要素的挖掘和培育。“中国模式”、“北京共识”、“和平崛起”等概念的提出,既是对中国发展道路的一种总结,也是中国“软实力”在政治价值观方面的某种体现。

  实际上,在全球化时代之前,大唐盛世所造就的长安城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扮演了国际化大都市的角色。而积贫积弱的宋朝则拥有当时世界上最为发达的海外贸易,无数阿拉伯人居住在泉州等地。无论是马可·波罗还是门多萨,都对历史上的中国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记载。

  尽管人们对“软实力”的重要性已几乎不存疑虑,但对如何推广则是仁者见仁。不久前,笔者在电视上看到一场“外国人书画邀请赛”。当看到这些不同肤色的外国人用工整的隶书或楷书当场写出一行行漂亮的毛笔字,画出一幅幅优美的山水画时,我的心中也涌起了对于传统文化的自豪感。还有北京电视台每年春节都举办的“外国人才艺大赛”,武术、京剧、

相声这些中国传统的“国粹”,都被这些洋面孔们演绎得别有一番风味。

  其实,语言、文化等“软实力”的传承和推广是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除了“请进来”,如招收外国留学生、举办各种中国才艺比赛等,更重要的还是要“走出去”。通过宣扬本质上崇尚“和平”、“宽以待人”、“平等和谐”的中国文化,来平息所谓的“中国威胁论”。

  总之,与军事、经济等“硬实力”相比,“软实力”的传承、积淀和推广无疑是一项漫长、艰巨的系统工程。我们不仅要在传统文化上下功夫,更重要的是在发展当前的大众流行文化上多投资。姑且不论如何抵挡好莱坞大片等西方文化的侵袭,印度“宝来坞”电影和随着一部《大长今》电视剧而再次热涌中国的“韩流”也足以给我们提供这方面的启示。

  君不见,一部《卧虎藏龙》让世界更深地熟悉了中国功夫以及寓于其中的爱恨情仇,姚明则更让世界了解了中国人柔中带刚、以柔克刚的风格,而这些不也是一种软实力的推广吗?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