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随笔砸谈 > 正文
 

奢侈品的态度和文化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8日 02:19 第一财经日报

  吴迪

  近日,一份研究报告说茅台酒已跻身世界奢侈品行列。

  报告中界定奢侈品的两点依据,一是极强的议价能力,二是品牌壁垒以及原产地保护。对于前者的例证有两方面:其一,上月茅台酒继2003年后再次将出厂价格调高15%,但公
司2004年的业绩显示,市场没有受到提价影响;其二,春节前茅台酒厂全面“封杀”麦德龙,原因是麦德龙出售的茅台酒价格过低,打乱了茅台酒的价格体系。对于后者的论证是,茅台酒在品牌和地域上都具备了成为奢侈品的垄断资源优势,自古便流传“离开茅台镇就酿不出茅台酒”的说法。

  这两点固然没错,击中要害,但总觉得忽略了点什么。如果仅以此作为衡量标准的话,那么如“内部特供”的白包中华烟、比茅台还贵的水井坊等,中国将涌现一大批

奢侈品牌。究竟忽略了什么呢?大概是奢侈品态度与文化。

  晋身奢侈品家族,就应当有对奢侈尊贵生活的态度与表述,那是或精致、或典雅、或理性、或内敛、或厚重的一种沉淀。比如在阿拉斯加冰钓的“芝华士人生”广告;一块镌刻“X”的坚固石板和一块古老怀表,象征窖藏久远的马爹利XO广告;再如轩尼诗、人头马……

  奢侈品在灵魂上是皈依为文化的。据此才可以解释,为什么世界上最大奢侈品消费国的日本,却难塑几个世界顶级奢侈品牌;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美国作为世界流行文化的中心,却没有成为奢侈品大国。

  同时,这种文化又是十分“苛刻”的。英国具有优裕的生活和贵族传统,但当今世界的奢侈品中心却弃岛登陆,这也许是因为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张扬了太久,失去了奢侈品该有的闲适。那么融合了富裕、历史、高贵、优雅的德国呢?过于缜密的民族性格遗憾地失落了一丝浪漫情怀,与奢侈品失之交臂。集大成者的法国、意大利则毫无争议地成为世界奢侈品中心。

  可见,中国的奢侈品进发之路,成败都不只在朝夕之间,也许先从培育品牌意识、健全

知识产权体系出发是更现实的一步。(作者为本报产经中心实习记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