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垄断不能让医药市场吃错药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7日 02:44 第一财经日报 | |||||||||
邢少文 发改委正在酝酿的第18次药品调价让我们把目光再次聚焦在医药行业。进入2006年以来,国家发改委药价管制之手越来越紧,除了酝酿对医保目录用药进行调价之外,也将出台《药品定价办法》。然而,效果几何,却有待商榷。
上世纪90年代以来,行政性价格管制在许多行业的废除实际上是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一个表现,这种管制目前仅在一些垄断行业尚有所保留。而越管越死的药价却让人有所错觉:医药行业类同垄断性行业如电力、石油等。 越垄断越易产生暴利,有媒体甚至在2006年将医药行业定为十大暴利行业之首。然而,医药行业真的属于“垄断行业”吗? 事实上,在生产和流通环节,自从废除了“国家专卖”和“统购统销”之后,这两个环节早已走向市场化,并不存在垄断之说。甚至于,全国将近7000家药企和1万多家商业企业,早已将这两个环节拖入了恶性竞争的境地。 而真正的垄断,在于下游环节,也即公立医疗机构。由于医疗需求的刚性和无限制性,使医院处于供方垄断地位。 问题就在于,中国实行的是“医药不分家”的医疗制度,80%的药品销售在医院,这就形成了药品供应的垄断性。于是产业链变得畸形起来,上中游是市场化的,而下游却是垄断的。而在外界的认识里,却将医院和制药企业看成是合谋,生产环节也就顺带背负上了“垄断”的恶名。 医药费用需要行政干预,这是肯定的,将其控制在多数人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药价不能太高。所谓的“高”,是指医疗费用上涨幅度大大超过居民收入上涨幅度。但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这些费用政府购买甚少或者没有购买。 消费者承受不了,有关方面便开始无休止的降价。所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制药企业作为一个完全市场化的经济体,却要承担“医疗福利”的任务,医院在财政投入减少的情况下,也要承担这种福利任务。 企业要发展要利润,怎么办?于是出现了制药企业、医院与行政管制部门形成对抗之势,将屡次降价政策化之为无形。 降价后没多少利润空间的老药很快被层出不穷的新药所替代。以降价最狠的抗生素为例,类似头孢曲松这样的产品在国外还能被当做新型抗生素来使用,而在中国早已被挤到了农村的低端市场。长效青霉素、土霉素、更生霉素、门冬氨酸钾镁、后马托品等几十个经典的老药或退出城市市场或在农村市场都找不到影子。 从发改委正在酝酿的第18次药品调价来看,发改委显然也意识到了前17次降价给制药企业带来的影响,此次不但对临床用量大、利润高的抗病毒药物进行降价,也对一些廉价药进行提价,期望这些价廉物美的药物能重回医院。 然而,价升与价降,还是用行政之手在调控。其实,导致廉价药消失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同类高价药的存在,追求利润的药厂和掌握终端的医生当然便倾向于生产和使用高价药。只要廉价药提价幅度不高,将难以刺激医生和药厂重新生产的积极性。 在医疗体制无大改观的形势下,行政“控价”的作用终究是有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