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随笔砸谈 > 正文
 

都灵冬奥 你的美丽与哀愁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5日 19:34 21世纪经济报道

  林骏(英国)

  2月11日:意甲VS冬奥

  对于大多数热爱观看体育节目的人而言,2月11日这一天,万众瞩目的比赛是国际米兰对尤文图斯的球赛,而不是刚刚开幕的冬季奥运会。讽刺的是,“老妇人”尤文图斯来自
的城市——都灵,正好就是这一届冬奥的举办城市。但从意大利来的消息指出,那一个周末,甚至连都灵人自己,最关心的也不是冬奥。

  奥运,自古希腊开始,目的就在于鼓励大众参与,使体育运动逐渐成为城邦公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部分。而事实上,意大利人也曾经非常关注过哪怕并不在本国举行的冬奥。意大利老将汤巴(Tomba)回忆说,1988年在加拿大卡尔加里举行的冬奥会上他第一次夺冠时,意大利的电视台甚至腰斩了一个重要电视节目,以腾出时间来转播他获胜的过程。第二次他又夺冠军时,数千意大利人远赴奥运会现场为他呐喊助威。后来他在挪威夺得三连冠,回意大利时,因为接机的支持者太多,他甚至不得不偷偷转飞另一个机场……

  在当今的

意大利,要成为一个成功的运动员,似乎只有一条出路,就是踢足球——从巴乔到皮埃罗,从皮尔洛到卡卡都是很好的例子。这或许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本届冬季奥运会的东道主意大利继汤巴后就很少出过冬奥名宿,但却从来不缺世界顶级的足球明星。在意大利的国内国外,最受欢迎最出名的体育赛事都是意甲。在中国随便找一个中学生,问他知不知道意大利的都灵,他大抵都能说出
尤文图斯
队,说不定还会再告诉你另一支都灵的球队拖连奴(Torino),但却不一定能马上反应过来,都灵是本届冬奥的主办地。

  足球是一项能让普通人参与的运动,每个周末的意甲联赛,只要天气还勉强过得去都不会间断,因而也就可以大众化、商业化,吸引来大量的投资。但是像障碍滑雪一类的冬奥主打项目呢?这些只属于小众的体育项目,连汤巴也不得不承认,由于投入到训练与设备的资金有限,能每隔十年出一两个冠军级选手就很不错了。

  运动贵族,贵族运动

  冬季体育项目不像踢足球,天气过得去,又有一片空地,弄来个足球就马上可以让二十几个人玩起来。像花样滑冰、障碍滑雪这些项目,不但所费不菲,还得看天气的“脸色”。以障碍滑雪为例:首先,滑雪场要找适合的山地改建,从高处滑到低处后,再返回出发点需要很多配套的运输设施;然后,当北半球冰雪融化时,运动员想在夏季继续练习的话,可能就要跑去南半球的智利找冰川才行,这又是一笔庞大的支出……对于运动员而言,青少年时期因为兴趣来了玩几年,再年长一点时,可能就会考虑到这个职业的前途而放弃继续练习。要留住有希望的新人,对教练和运动员而言,都需要决心、资金、时间和精力。到了有参加大型比赛的机会能一举夺冠成名当然好,但如果失败了,下次很可能就不会再被选上代表国家出赛。

  不妨想一想,通常是什么人会在放假时嚷着“到瑞士滑雪去”?当然是那些负担得起昂贵的旅费和配套设施费用的人。奥运的项目,尤其是冬奥的项目,因而也已经越来越变得小众,充满着中产阶级、白领阶层的味道,偏离了奥运一直提倡的普罗大众参与的精神。

  英国最近的一份体育研究报告指出,在2000年的悉尼奥运和2004的雅典奥运中,三分之二的英国奖牌得主均来自于独立学校的教育背景。而就读于这类学校的学生却仅占他们同龄人中的七个百分点。为何在代表国家出赛夺冠的运动员中,来自公立学校的教育背景的如此不成比例地低呢?

  事实上,一直以来英国的体育锦标大部分都依靠来自精英贵族阶层背景的运动员。英国奥总会的高层都是一些退役的体坛名宿,他们当中鲜有布衣出身。当然,前总监里迪(Craig Reedie)是一个罕见的例外。他是苏格兰人,上公立的史特灵中学,尽管该学校也属于公立学校的中精英级。里迪的接任者是第四代的世袭莫尼恩男爵科林(Colin, the 4th Baron Moynihan),他是很典型的传统英式贵族运动员出身,来自蒙莫恩公学——牛津大学的大学书院。英奥总的总裁是克勒格(Simon Clegg),斯托公学的旧生,曾服役于皇家第七伞兵团。英奥总的名誉主席一职按惯例则由皇室长公主担任。

  历史上的英国体育运动曾经有着很深的阶级烙印。英式橄榄赛长期由橄榄学校的人把持,19世纪末伊顿公学旧生队曾两次在足总杯夺冠。最讽刺的则是板球赛,曾经有过很平民化的历史,可是现在已经毫无疑问地成为中上阶层的运动。

  原因?公立学校资金短缺,要压缩开支就只能削减对体育设施的投入,财政状况不佳者还得把运动场卖掉以维持学校的基本开支。政府对公立学校投入吝啬,结果就必然是私校在师资、设施上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潜质上的差距也就越拉越大。而中产们把子女送去私校,夏天能负担得起去智利冰川滑雪,冬天则可以到悉尼畅泳,这样一来,冬奥的这些运动项目渐渐成为只属于贵族的项目,也就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了。

  千万英镑堆出来的奖牌榜

  其实,欧洲知识分子对冬奥的思考还不限于此。

  去年七月,伦敦在受袭的前一天赢得2012年夏奥的主办权。近几届夏季奥运会,英国的成绩都徘徊在十名前后,作为一个主办国而言,这个名次似乎不够体面,要当之无愧,起码也得挤上前八名。于是有经济学家详细分析了过往各届主办国们怎样在奥运前几年大撒金钱的数据,用数理模型推算出一条名次方程式。据此方程式,挤进前八名起码要35个奖牌,这花5亿4千万英镑就可以达到。如果要拿第四的话呢,需要65个奖牌,这得投入一共6亿6千万英镑。这样一来,平均一个奖牌的投资最少也得超过一千万英镑,相当于1亿4千万人民币。

  但是花钱在这种“白象工程”上是否有意义?天价投入在冷静的知识分子看来无异于烧钱,难道这些钱就没有其它地方可以花了吗?德高望重的历史学者站出来说,英国的成就和对人类历史的贡献需要靠奥运上的一个名次来说明?英国人什么时候自卑到这个地步了?

  争论归争论,现实就是现实。无论这个最后的结果是什么,世界各国政府对奥运奖牌的看法之功利是一目了然的。获得一面都灵冬奥的金牌,美国的奖金是2.5万美元,芬兰2万欧元,法国4万欧元,俄罗斯说他们才是最高的,但数字保密。只是投资与奖励并不能只限于终点这一步,一个运动员成功走到奥运参加比赛,所需要的前期投入是远远大于这些奖金数字的。想不劳而获,单靠临场前以奖金刺激一下,能有多大作用?

  当然,冬奥也不全是让人叹息的,正如本周一美国黑人选手戴维斯在1000米速滑比赛中成功夺冠,成为首位在冬奥个人项目夺取金牌的黑人选手,打破一直以来白人垄断的局面。这让人想起长期被种族问题困扰的美国,却一直有一个几乎完全由黑人运动员主导的NBA职业篮球联赛……

  奥运让人哀愁,因为它离老百姓越来越远,冬奥的大多数项目并不是平常百姓可以负担得起的;但奥运仍然美丽,因为体育运动恒久不息的魅力,还因为它对于很多平民出身的年青人而言,依然有着社会流动的功用,并依然能以人与自然最原始的交流方式,激发起人们向上奋发的斗志。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05,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