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不能承受之重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15日 07:40 中国青年报 | |||||||||
潘璠 当前许多关于GDP的争论乃至非议,堪称充满“中国特色”的一大奇观。2月5日,思想者《交流平台》上两篇与厉以宁先生商榷的文章虽各有道理,但似乎各说各话,还没有讲清当今这场争论中的谬误究竟是什么。
GDP是什么?它只是一个统计指标,表明一定时期内社会新创造的价值。如同其他成千上万的指标一样,每个指标只能有其特定的指标解释。GDP是一个描述宏观经济的指标;但它同描述微观经济的指标具有相同的特性。如同对一个企业而言,收入减成本就是毛利,再减费用、税金就是利润总额,再加减营业外收支就是经营利润。各项指标各有各的用处,形成科学的指标体系。我们考察企业的盈亏,常常使用利润总额。你硬要说这个指标没考虑营业外收支的情况,那我们就看经营利润好了。你不能用公认的利润总额指标描述经营利润的内容。 GDP当然有缺陷。但是,就它要表述的内容而言,已经足够。GDP即Gross domestic product,顾名思义,就是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西方国民账户体系即SNA中的指标。描述一定时期创造的价值,曾经还有前苏东国家的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即MPS体系。MPS虽然只着眼于物质生产领域,但它的两个核心指标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及相配套的平衡表,却可以把物质世界的变化描述得清清楚楚、天衣无缝。按照再生产理论,C代表补偿消耗的不变资本,V代表补偿消耗的可变资本,M代表剩余价值。五大物质生产部门的C+V+M就是社会总产值,V+M就是国民收入。SNA把核算范围扩大到非物质领域,把V+M再+C中的折旧部分,就形成了国内生产总值,即GDP。本来,这几个指标如果配套使用,可以说明不同的问题。可惜的是,MPS国家妄自菲薄,自废武功。反映总量的指标便大一统到GDP上了。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计算GDP,但世界并没有“挤压成GDP的一维世界”,大家只是以一个公认的标准来反映和比较各自在同样时间内创造的价值。在中国,GDP承载了太多的沉重。只是因为GDP成为我们各级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年度和五年规划指标,成为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指标,所以,就有人为了它的增长而不择手段了。一座建筑,远未到使用年限,把它推倒了重建,投资额有了,GDP也有了,增量和增速都有了,但存量并没有增加多少,甚至还浪费了过多的资源乃至能源。但是,片面追求GDP,并不是GDP指标的过错,而是人的发展观、政绩观乃至政绩考核方式不对。 同片面追求GDP一样,一窝蜂式的非议和颠覆GDP,再一次使这个统计指标承受了不该由它承受的沉重。厉以宁先生建议,GDP核算将发展中涉及的自然和社会成本都考虑进去,要扣除安全生产事故、突发事件以及司法腐败带来的各项损失。但是GDP是增量,而各项损失减少的是存量。直接的消耗已经做了扣除,但增量的增加并不是和所有存量的减少完全对应的、等量的。况且,社会发展到今天,也难以对资源、环境乃至人的存量进行准确计算。生命无价。要知道死一个人该扣减多少,您得先告诉我们,活着的人价值几何。如果计算出一个自欺欺人的耗减量,难道可以永远递减下去吗?诸如臭氧层的破坏、南极冰层的融化,我们如何计算其损失价值并分摊给世界各国呢?况且,环境恶化与经济发展的时间并非齐头并进,如果把昆明市、武汉市某一年的GDP扣减光,恐怕也难以正确评估滇池和东湖在生态上的损失。 关键在于厉先生提出建议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真实的把握经济总量呢,还是为了给世人一个警示?如果是前者,那么这个总量绝对是不真实的。且不说扣减的内容有许多虚拟成分,且不说还有许多没有计算进来的内容,即使扣减百分之百准确,这时的总量也已经不是实实在在新创造的价值,既无法与世界各国比较,也难以据此进行规划和调控。如果是后者,那么这个警世意义的代价也太大了,也太不计成本了。而且,警世的方式很多,说某地区扣减了这个那个的GDP多少多少,远没有说“东湖水质要想完全恢复到最初的清澈状态,可能需要半个世纪”、“统计显示,仅2005年上半年中国煤矿事故死亡2672人,同比上升3.3%”更加直观和实在。 目前对GDP的非议和异想天开,如同此前对GDP的片面崇拜一样,都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既没有理论意义,也没有实践价值,即使是以科学发展观的名义。若您偏要这样说这样做,那就给它起个新的名字,但别说这个指标就是GD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