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随笔砸谈 > 正文
 

梁小民:为什么非当行业老大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14日 10:39 《财经界》

  一位经济学家想告诉所有小企业而又急切想做大的企业家们的重要话题:

    为什么非当行业老大

  梁小民

  数年前在广州,有位学生想约我谈谈她企业的事。我感到有点奇怪。她经营一家规模不大不小的企业已有多年,为冰箱厂做配套的磁条,管理有序,生产正常。她的小日子安逸而舒适,企业能有什么问题呢?

  我们坐在她家别墅的客厅中,老公是公务员去上班,女儿在玩电脑。她递过一杯茶,开门见山问:“我想把企业做大,该怎么做呢?”我吃了一惊:“你现在的企业不是好好的吗?要做大干什么?”她不好意思地说:“前几天听了一位台湾管理大师的讲座,他说要做就做行业老大,只有做大才能做强,不做大就是等死。听了他的讲座,我有危机感,也很受鼓舞。这几天觉也睡不好,想向你请教”。

  我知道这位管理大师是谁了。他自称“台湾的德鲁克”,口才极好,演讲极有煽动性,听过他课的人无不激动。不过他的一些观点我不敢苟同。谁说做企业必当行业老大?照此说来,每个行业不都只有一个企业了吗?看来我必须给这个学生泼点冷水了。

  “大不一定强,强也不等于大”

  “大不一定强,强也不等于大。强或弱是企业的生存状态,而不是规模大小。一个大企业市场占有份额高,竞争力强,当然是强,但如果大而内部管理混乱,资金紧张,市场上竞争力差,这样的‘大草包’能说强吗?相反,一个小企业如果有自己的特色,不以数量而以特色形成自己的竞争力,你能说它不强吗?英国伦敦有一家名为‘Lobb’的鞋店,以给名人专门订做鞋为业,前店后厂,经营一百多年而不衰,你说它强不强?有些企业是在做大过程中做强的。但人们只看到成功者而忽视了不计其数的牺牲者。其实还有更多企业是在做大的过程中灭亡的。你知道河北的马胜利吧?当他经营一家小造纸厂时成功了,但当他把这个厂在短期内扩张为一个大集团时却失败了。”我停顿了一下,她就“以我之矛,攻我之盾”。

  “你在讲课时强调了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认为现在的民营企业中缺少通用、微软那样的大企业,怎么现在又讲起小而强了?”

  企业做大取决于三个条件

  “你还记得我说过多次的一句话,‘做企业有规律而无模式’吗”?企业宜大还是宜小是要看具体条件的。企业应不应该做大取决于三个条件。第一是所处的行业,在重

化工业、制造业这些资本密集的行业中,规模经济极为重要。企业必须做大,要做行业老大的话,在这时是正确的。但并非每个行业都要做大。像你这个配件厂,规模该有多大,取决于
冰箱
厂的需要,很难做大。第二是资金限制。即使应该做大,但如果资金有限,筹资能力又有限,也无法做大。民企筹资仍然要受到限制,这决定了短期内民企要做大也不易。第三还要考虑个人管理能力。一个人能管好小企业,不一定能管好大企业。大企业需要一套完善的制度。从管小企业到管大企业是一个飞跃。许多人是跃不过这一步的。”

  “你是不是说我的能力不行?”她问这话还不像生气。说真的,我觉得她是一个文静、踏实,也算勤奋的女子,但绝不属于女强人。不过作为老师,我总不能说她才干平庸。“能力行不行要在实践中证明,我不能说你没有做大企业的能力。但有能力不一定非要用。你做企业的目的是为了全家生活幸福。现在这一点已经实现了。如果一心想把企业做成行业老大,你要付出多少辛苦?像你这样的配件行业,成功了又会有多大?可是要失败了,你还能这样悠闲地与我聊天吗?野心,或者说雄心,可以使人成功,也能使人失败。你看你们同学中,不也有在做企业过程中倒下去的吗?人要追求事业成功是因为这是幸福的基础。但如果事业给你带来的是痛苦,即使成就了再伟大的事业,又有什么用呢?”看来我的话打动她了,她在沉思。突然她又问:“我还不甘心这种平庸的日子,还想做点事,不把企业做大,我能做什么呢”?她的企业我去看过,运行正常,但绝非无可作为。

  努力去降低成本或提高质量,比总想做大要现实得多

  “其实每个企业都要有危机感,无论现在的状况如何。像你一样给冰箱厂供应磁条的绝不止你一家。你们这些供给商之间仍然是存在竞争的。冰箱厂为了降低成本总要选用物美价廉的零部件。你们之间的合约并不是无限期的,一旦你的价格比别人高或者质量不如别人,就会被淘汰。把现有的企业搞好,努力去降低成本或提高质量,比总想做大要现实得多。而且,在你这样做的过程中也许还可以把别人淘汰,自己做大。有所作为首先是做好自己的企业,而好又是无止境的。还怕没事做吗?你还可以在原有基础上开拓新产品,比如做冰箱上用的磁贴图。这种东西现在颇流行,市场前景大。别以为小东西不值得做,记住“小产品大市场”这句话。踏踏实实从自己现有的企业做起,也许再过几年你就成了李东生一样的大老板,我再来广东想与你这样聊聊都难了呢?”

  “当了李东生也要请老师吃饭”。从她的表情看,我的话还是比“台湾德鲁克”的话更适合她的企业。于是,我与她们一家,又约了些同学,去吃大餐了。

  我想把这次谈话告诉所有小企业而又急切想做大的企业家朋友。

  作者:

清华大学EMBA特聘教授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