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随笔砸谈 > 正文
 

恩格尔系数的悖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12日 18:02 经济观察报

  北辰/文   

    恩格尔系数是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常用指标。其公式如下:

  恩格尔系数(%)= 食品支出总额 /家庭或个人总收入×100%

  所依据的原理是恩格尔定律:即随着家庭和个人收入增加,收入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将逐渐减小。这是很容易理解的,“民以食为天”——吃是人的第一需求,收入首先要用来满足吃的需求。当家庭和个人的收入低时,收入的大部分就被用来作为食品的支出;随着收入的增加,吃的要求被满足了,食品支出占总收入的比例就逐渐减小了。因此,恩格系数越高就表示越贫穷,越低就表示越富裕。

  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为: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可是,对于一个葡萄酒发烧友而言,情况也许就会发生有趣的不同。假设A先生酷爱葡萄酒,我们忽略其他食品支出,来试着算一下A先生的“葡萄酒恩格尔系数”。2002年A先生的月收入是2000元,每周喝一支干红,计120元(30元/支),那么A先生的2002年的“葡萄酒恩格尔系数”为6%;2003年A先生月薪升至3000元,这时A先生想:该喝些好点的酒了,还是每周喝一支干红,不过改成“95年份酒”,计360元(90元/支),那么A先生2003年的“葡萄酒恩格尔系数”为12%;2004年A先生月薪升至5000,对葡萄酒的了解和爱好也不断加深,怎么着也得喝“92年份酒”了,计800元(200元/支),那么A先生2004年的“葡萄酒恩格尔系数”为16%。问题出现了,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A先生的恩格尔系数却在不断上升,这岂非咄咄怪事?又或者继续假设,A先生紧接着又迷上了法国五大名庄的酒,呵呵,那么A先生就很有可能随着收入的增加而直接跌入到贫穷甚至赤贫的阶段了。

  如果这个“问题”成立的话,那么解决这个“问题”就可以向

诺贝尔经济学奖遥遥致意了。一如张五常先生通过分析1949年后的台湾土改而写的《佃农理论》。但其实,这只是个伪问题、假悖论,在此暂且按下不表,先说说几个可能的解释。

  一是葡萄酒不是生活必需的食品,应归于奢侈消费品一类。但是首先恩格尔定律并没有注明一定是生活必需食品,其次就算是生活必需食品,也同样可能经历以上过程,比如从

草鱼到桂鱼再到鲍鱼(此鱼非鱼);

  二是对于葡萄酒发烧友而言,葡萄酒不能算是食品,因为它从精神层面上满足了葡萄酒发烧友的爱好,此时的葡萄酒只能相当于那些倾家荡产集邮者的

邮票或者真正发烧友的HI-FI音响或胆机。但是这也说不通,因为可以肯定哪怕只是水,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充当精神需求满足者的角色,正如广东谚语所说的“有情饮水饱”。

  三是A先生收入增长的比例低于其消费葡萄酒支出增长的比例。持这种看法的人数学无疑是好的,但还是解决不了这个“悖论”。

  如果看到这里您有点晕乎的话,那么现在公布答案。恩格尔系数的公式,是一个线性数学模型,反映的是一种长期的趋势而非逐年下降的绝对倾向。那么实际上如果A先生的收入继续持续增长的话,那么他的恩格尔系数还是会下降的。因此恩格尔系数这个数学模型,是在熨平短期波动后得出的长期的趋势。也就是说,从长期和宏观上来看,对A先生而言,2002年到2004年不过是一个曲线上需要被熨平的短期波动而已,不影响恩格尔定律的正确性。

  对于中国的葡萄酒市场而言,只有恩格尔系数度过了这个波动期,市场容量才会真正放大,而不是短期的需求放大、缩小或局部的你多我少。

  让我们祝A先生长寿,这样他就可以多几个三年可以被拿来熨平了。又或者我们再从A先生身上得出喝葡萄酒长寿的定律,向诺贝尔医学奖进军。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