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随笔砸谈 > 正文
 

新红包文化与商业伦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07日 01:33 第一财经日报

  江南

  “恭喜发财,红包拿来”,这句流传在广东民间的拜年祝福语,代表着多年来人们对“红包”的祈福愿望。

  最初的红包,物如其名,一个红红的别致的封包,在寄送着一张张崭新钞票的同时
,也寄送着一份祝福或感恩的心愿。随着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日趋频繁,“红包文化”正在被赋予新的涵义。

  首先,红包不一定是红色的,它可能是一个白色的信封,一张米色的支票,但装载的钞票数额让人们不得不叫它“大红包”。

  其次,这样的红包同样也承载着一份沉甸甸的心愿,这份心愿不一定是祝福,也不一定是感恩,尽管赠送红包者可以在口头上将这种心愿表达得

天花乱坠,但这种红包的真实涵义已是你知我知。被赠者在领受着红包的光鲜与祝福的华丽之时,心里也笑纳着对方的良苦用心。

  第三,一些红包已经从热热闹闹的喜庆人群走向了无人打扰的安静角落,赠送者不必高声祈福,受赠者也不必大言称谢。红包的赠送过程就像是一次无声的交易,无需鞭炮,无需喧嚷,也许只是平添了几分惴惴不安。

  于是,现代的“红包文化”已经开始蜕化成两层皮。包在最外面的,依然是祝福、感谢,包在最里面的,却可能是超越了正常人际交往的灰色交易。

  而正因为“红包”在人与人之间传递的方便性和隐蔽性,我们很难界定一份红包的真实涵义,很难左右“红包文化”日益变质的发展趋向。

  有趣的是,美国华尔街也同样感受着新“红包文化”的困扰。2月6日本报报道,上个月,纳斯达克和纽约

证券交易所发布新规:成员公司的“请客”或“红包”原则是,可以娱乐公司客户,但不能以这样的娱乐为交易,来达成生意。

  这是一个很难把握的尺度,但从华尔街的担忧可以看出,新“红包文化”正在挑战着市场经济最为看重的商业伦理,如果不对其正本清源,市场的游戏规则将被引向一个越来越扭曲的空间。(作者为本报驻深圳站记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