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随笔砸谈 > 正文
 

达达今安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30日 20:02 经济观察报

  安东/文

  从一个世纪之后的观点来看,达达主义运动虽然短命,却影响深远。它通过对艺术和智力传统的挑战,表达了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不满。蓬在蓬皮杜国立艺术和文化中心刚刚落幕的达达主义艺术展上,观众似乎很难看出这次展览的主题,整个展览显得有点无序。当然,这可能正是达达派所希望的,特立独行、语无伦次、视反常为正常,正是达达派的表征

  自从1916年在苏黎世的伏尔泰俱乐部诞生之日起,达达派的艺术家就一直希望不要被归类。该运动所造成的反响,立即在纽约、巴黎以及德国的柏林、科隆和汉诺威引起了反响,但是每个城市的达达主义都是在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着这一运动的主旨。艺术家的革命热情往往只有三分钟,到1924年,达达主义运动就销声匿迹了。

  但是,从1月9日在蓬皮杜中心刚刚结束的达达主义艺术展上,我们看到达达派仍然影响着当代艺术,无论是抽象拼贴画、装置艺术,还是

行为艺术或者是现成物艺术。这项展览在告别巴黎之后,还将在华盛顿的国立美术馆(2月19日至5月14日)和纽约的现代艺术美术馆(6月18日至9月11日)展出。

  “达达”这个名字究竟从何而来?它究竟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就像你问“达利为什么给蒙娜丽莎加上一个达利式的翘胡子就能成为一件艺术作品”或者“杜尚为什么在小便池上签一个名(而且签的还是别人的名字)就成为了一件现代艺术的杰作”一样毫无意义。要知道,偶然性在达达派那里,随时会被视为必然性,就像“达达”这个名字的诞生:在1916年,后来成为达达派领袖人物的特里斯坦·查拉、汉斯·阿尔普等人把裁纸刀随意插入一本法德词典中,翻开后刀子所指的词就是“达达”(dada),它的意思是旋转木马,这个名字就这样成为了这个艺术团体的名字。“这是人类艺术史上,惟一一个由艺术家自己,而非评论家命名的艺术流派。”此次展览的策展人劳伦·乐崩说。

  达达派的主旨是:对社会,尤其是对艺术世界表达自己的不满。达达派即使不是在物理层面,至少也是在精神层面上表现出了一种破坏性。但这次巴黎达达展的策展人,似乎是在用1000多件展品表达这样一个观点:达达派其实更是一个充满创意的激进的虚无主义流派。

  这次展览囊括了达达派最有名的作品,比如马歇尔·杜尚在1917年的作品《喷泉》,也就是那个签上了“R.Mutt”名字的小便池;以及达利的长了胡子的蒙娜丽莎,这个作品被他起名为《L.H.O.O.Q.》,用法语快速念出来就是“她欲火中烧”。杜尚和达利即使不能被称作观念艺术的鼻祖,至少也是观念艺术的重要思想源泉。这倒呼应了他的那件作品名字——《喷泉》。

  正如这次展览所显示的,达达派拒绝了对表达自由的束缚。它支持对绘画(达达派宣称绘画已经死亡)、雕塑、摄影、电影和文学进行实验性的尝试。在巴黎的达达艺术展与即将在华盛顿和纽约举办的达达艺术展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巴黎展展出了大量的文本作品,包括杂志、书籍、诗歌、文学作品和手稿。这些展品有助于观众了解,达达主义运动不仅仅是一次艺术运动,更是一次智力运动,它表达了对占据主流地位的社会和艺术价值观的厌恶。在“艺术就是美”这种观念仍然占据主流地位的时代,那么达达派预计到利用日常生活中不具价值的材料,如报纸、沙土、废铁等废旧物作为创作原材料的贫穷艺术(Arte Povera)将出现在工业社会。

  尽管瑞士是一个中立国,但是源自苏黎世的达达运动很快就传遍了欧洲。汉斯·阿尔普后来回忆道:“当远处的战火硝烟弥漫时,我们聚在一起粘贴艺术作品、朗诵、写诗,用发自灵魂的声音歌唱。”1918年,德国皇帝威廉二世被迫退位,德国宣布成为共和国。柏林的达达派组织集会,促使对战争和战败已经变得麻木不仁的民众觉醒。乔治·格罗兹和奥托·狄克斯都受到达达主义的影响。而在同期的纽约,众人早已拜倒在后印象派和立体派的石榴裙下。当时的一位美国摄影师曼·雷在1921年给他人的信中写道:“达达派不可能生活在纽约,因为在这里,人人都是达达派,他们决不会容忍对手的到来。”

  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此次巴黎的达达艺术展,并没有按照一条事先设定的线索,将展品依照顺序排列,而是将展览空间划分为45个互相联结的空间,每个空间展出一位艺术家或者与达达主义运动有关的一座城市或者一个特定主题。比如说,汉斯·阿尔普和弗朗西斯·皮卡比亚创作的油画、拼贴画和木质浮雕放在一个空间展出,它试图表现达达主义对抽象艺术的影响。达达主义对构成主义的影响,则是通过一部关于德国艺术家韩斯·里希特的几何绘画作品的纪录片来展现的。

  “德国画家马克斯·恩斯特说过,达达主义就像一枚炸弹,爆炸之后,你所能捡到的只是一些碎片。”乐崩说,“但是当你把这些碎片收集起来之后,你就可以看到20世纪艺术的所有元素。”

  在特利斯丹·扎拉,这位出生在

罗马尼亚的诗人、达达主义运动的核心人物,在1921年来到巴黎,与文学派的安德烈·布雷顿、路易斯·阿拉贡、保罗·艾吕雅混在一起。当巴黎成为一个孕育新文化运动的高压锅时,达达派内部的不和就变得不可避免了,而布雷顿经常居于攻击漩涡的中心。1924年,他发表的超现实主义宣言,不仅宣告了一项新的艺术运动的诞生,也宣告了达达主义的死亡。在随后的15年,超现实主义统治着整个左岸。但是,达达主义仍然萌发了许多新的艺术流派,比如抽象表现主义和60年代的偶发艺术;同时还启迪着许多艺术家,比如英国艺术家达米恩·赫斯特和莎拉·卢卡斯。达达主义的这些影响力,也都在巴黎达达艺术展上得到了展现。

  达达派所带来的震撼感已经逐渐消失,我们可以把其理解为达达主义美学价值观的胜利。今天许多艺术家也在追求震撼感,但是他们并不是选择颠覆艺术权威,而是心甘情愿地被其招安。这一点,是那些源自达达主义的艺术流派与达达主义之间最大的区别。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