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姚文元死了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2日 07:39 《财经》 | |||||||||
周瑞金/文 姚文元之死,是不是再一次提醒我们,认真及时地做好全面总结“文化大革命”这件事呢? [网络版专稿]姚文元患糖尿病亡于2005年12月23日。戴着“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主
同张春桥病亡后三周才公布消息不同的是,姚文元是在病亡后两周便宣布了消息,恰好是“四人帮”上台为“文革”呼风唤雨、制造动乱的40周年;也是他们垮台,身陷囹圄,结束“文革”的30周年。这不能不引人一番感慨! 感慨之一,以法治国,社会进步,政治清明,大罪犯也可安享人道;而以人治国,阶级斗争为纲,社会倒退,政治混乱,大功臣惨遭迫害,死难瞑目。 结束“文革”,进入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新时期,中国加强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贯彻以法治国方针。尽管“四人帮”在“文革”中犯下滔天罪行,但1981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仍以法律为准绳,事实为依据,进行公开审判,按其罪行分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和有期徒刑。 他们在服刑期间,都得到人道主义待遇。张春桥的死刑缓行被减刑,得病后保外就医,享年88岁而撒手人寰。而姚文元被判20年有期徒刑,1996年刑满释放,被剥夺五年政治权利后,恢复了公民权利,患病后获得较好照顾和治疗,享年74岁。张姚两人都活到古稀之年,弥留之际都有亲人在旁抚慰,病亡后又都在全国媒体发布新闻。这正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社会进步、政治清明的生动体现。 与此相对照的是,同样罹患糖尿病逝世的刘少奇,就没有这样幸运了。他身为国家主席、开国元勋,对革命对人民建功至伟。然而一夜之间被打成“中国赫鲁晓夫”、全国头号走资派,惨遭人身攻击、武斗批判。 他曾拿着共和国宪法申辩,但在那无法无天年代,堂堂国家大法弃之如蔽屣,又焉能救得了他的性命!他身患糖尿病后,得不到及时治疗,无人照顾,四周冷冰,独自一人苟延残喘。即使如此,也不得安生,于1969年冒严寒被逼赤裸身体裹一单被转移开封关押。27天后含恨辞世,化名“刘卫黄”,背着亲属子女,谎称“烈性传染病患者”,推到火葬场半夜悄然火化。 有一材料记述刘少奇主席当时情况说:“刘少奇赤裸的身体难以抵御飞行途中的严寒,到了开封感染了急性肺炎,没有人关心他的病。到开封后被当作一截木头似的推进了监狱。”“在监狱地下室,他已停止了呼吸。遗体上裹床白床单,蓬乱的白发有一尺多长,嘴和鼻子都变形了,下颔一片淤血”…… 36年前的刘少奇之死,与36年后的姚文元之死,一为国家主席,一为“文革”主犯,一含奇冤惨不忍睹而逝,一获自由正常患病而亡,两相强烈对照,今天善良的人们难道不深深受到“人治”之罪恶与“法治”之人道的强烈震撼吗? 感慨之二,粉碎“四人帮”,结束“文革”的30周年,恰好是毛泽东主席逝世30周年。这不是历史的巧合,而是逻辑之必然。当然,毛主席的功绩还是第一位的,我们不会忘记他创建共和国的彪炳功勋。然而,我们也不应该忘记他老人家晚年发动“文革”的沉痛教训。这也不是他的个人问题,而是深刻反映了我们党和国家的政治体制问题。 正如邓小平同志说过一段深刻的话:“‘文革’这样的事在英、法、美这些西方国家是不可能发生的”,“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如果不坚持改革现行制度中的弊端,过去出现过的一些严重问题今后就有可能重新出现。” 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个人崇拜、惟命是从的思想作风,高度集中、个人专断的权力运作,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领导制度,等等,都是酿成“文革”十年浩劫的深层体制因素。 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同志在回答意大利记者法拉奇提出的“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的错误?”问题时,立即毫不犹豫地明确回答:“这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我们过去的一些制度实际上受了封建主义的影响,包括个人迷信、家长制或家长作风,甚至包括干部职务终身制。我们现在正在研究避免重复这种现象,准备从改革制度着手。” 2006年,是结束“文革”30周年。对“文革”进行全民族的整体反思,总结经验,以实践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的重要精神,是其时矣!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时,鉴于不少中央委员对决议中关于“文化大革命”十年的总结不甚满意,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文革”刚结束不久,对“文化大革命”进行全面总结,条件还不够。也许二十年后,三十年后再来总结,可能比较符合实际。 现在,“文革”结束已经30周年了,我们已有条件从党和国家制度层面上来冷静地作全面的深刻的历史反思和总结了。总结目的,在于推进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文明建设。这对于切实落实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论,是及时和必要的;对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也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姚文元之死,是不是再一次提醒我们,认真及时地做好全面总结“文化大革命”这件事呢? 作者为前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