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随笔砸谈 > 正文
 

婴儿的思想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07日 18:08 经济观察报

  帕特·温格特 玛萨·布朗特/文

    他们(人们更喜欢用它们)究竟在想些什么?看见襁褓中的婴儿,人们总是感慨生命的可贵,还有孩子眼神的纯洁,笑容的天真。其实,我们并不了解他们在想什么。现在对婴儿最新的研究终于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了。

  小维克多利长着金色的头发,蓝色的眼睛,和任何一个小婴儿一样可爱,6个月大的时候,在一个闷热的下午,在德克萨斯技术大学的人类学实验室里,小维克多利的母亲贝迪曼把她安放在一个高高的、配着最先进的仪器的椅子上,准备好要完成一项了解婴儿思想的试验。人类发展学的副教授希伯·赫特也是这项研究的负责人,她在一旁用摄像机记录母亲和婴儿的动态。

  一切准备就绪。赫特给母亲一本儿童读物,“只跟我对话,讲这本书上的内容。”赫特说,“最重要的是不要看你的孩子。”当这两位女士开始聊天时,这个小婴儿开始东看西看,没有表情,而且有点不耐烦。

  几分钟后,赫特离开房间,回来时拿了一个像真婴儿一样大小的玩具婴儿,并把那个“婴儿”放在母亲的怀中,而且告诉她抱着这个玩具,保持继续不看小维克多利一眼。“乖,小宝贝。”母亲一边轻轻地拍着玩具,一边假装喃喃地哄着“玩具”。维克多利不再无聊了,开始时,她绽放出一个最甜美的笑容,露出她仅有的一颗小门牙。当这动人的笑容不起作用的时候,她开始乱踢乱蹬,但她妈妈都假装没有看见,维克多利的小计谋都失败了,她开始发火,小脸通红,卖力地哭喊着,甚至看起来好像快要吐了。赫特赶紧冲上前去,“好了,我的宝贝,我们完成实验了。”说着,将玩具放置一边。母亲开始哄女儿,“我从没见过她有这么大的反应。”

  以后的10个月里,赫特重复了上百次这一类型的实验,实验的结果几乎全部相同:小婴儿们,无法压抑心中的嫉妒。赫特因此发现婴儿的一种情感,在人类领会思想之前就已经拥有了的情感。

  这仅仅是开始。那些孩子在自己的小床上挥舞着手脚,流着口水,好像充满暗示地望着你。其实在他的脑袋里有你从未想象过的更丰富的东西。一系列新的研究让小儿科医生和儿童心理学家重新开始思考他们长期以来的关于婴儿情感和智力能力的观点。

  1890年时,心理学家威廉姆·詹姆斯曾这样描述婴儿眼里的世界:“一个巨大的模糊不清又嗡嗡作响的谜团。”

  这是持续了近一个世纪的观点:婴儿只是简单的物体,仅仅靠模仿周围的事物,仅仅具有最基本的情感:高兴、伤心、生气。科学研究向我们描绘了婴儿心里和脑袋里迥异的画面。在他们能够说第一个字或者在他们能够坐起来的时候,他们已经能够掌握复杂的情绪了——嫉妒、同感、沮丧(失落)……

  以前人们认为孩子们在学会走路以后才会掌握的情绪,其实他们在此之前就早已经掌握。

  他们的智力比我们所想象的要精明老练得多。4个月大的婴儿有很强的推演能力,也能够解释复杂的图画,他们的视觉能力使他们能辨别出细微差异,注意到非常小的变化。尤其是脸部的差别,这些能力在成人和大孩子的身上都消失了。

  那些刚刚当上父母的人们发现孩子的辨别力时肯定会迷惑——瞧,我的孩子是天才!——这个评价实在比学术实验的评价高多了。带着这样的学术发现,小儿科医生开始改变他们对那些“小病人”的评价了。通过另外一系列的物理研究,他们现在对情绪“成长”的关注更为深刻了。这个研究表明,情绪的健康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婴儿如果没能找到“情绪成长大门”的钥匙,可能会在学习说话、阅读上出现问题,而且这也与以后上学时能否学好有很大关系。

  了解这些情绪反应,医生开始研究3个月大的婴儿能否表现出一些关于心理混乱,包括沮丧、欲望、没有学习能力或者自闭症现象。“不再仅仅是关心他们能否爬起来或者坐起来,我们需要了解更多的关于他们怎么与他们的照顾者分享自己的世界。”美国儿童研究所早期儿童研究委员会主席约翰森博士说,“他们能够辨别事物吗?什么时候能够辨别陌生人?有怎样的反应?孩子在社交、情感和语言能力的表现是成年以后生活的一个预言。”

  现在的目标是,在不远的将来,研究者希望医生能够常规地对一个有“危险性”的孩子早一点儿做出科学的判断,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无助。希望到这种危险性还没有出现的时候,父母有宝贵的时间去扭转事情的结果。

  最早的情绪

  一个最早出现在婴儿身上的情绪是令人赞赏的——同感情绪。

  把一个新生儿放在一个正在哭泣的婴儿旁,两个婴儿都会嚎啕大哭。“人们早就知道婴儿们听到其他婴儿哭泣时也会哭泣。”马丁·霍夫曼,纽约大学心理系教授,1970年代第一个研究婴儿同感的学者。“但问题在于为什么他们要哭泣?”

  是否因为婴儿关注和他自己差不多的人,或者只是因为被打扰激怒了?最近

意大利有一项建立在霍夫曼观点基础上的研究,基本解决了这个问题。研究者将一些婴儿的哭声播放给另一些婴儿听,就像信号一样,他们听到后立刻就哭了起来。但是当把他们自己的哭声放给自己听,他们基本都不会哭。这表明,“有一种初期的同感情绪,从孩子一出生就有。”霍夫曼说。

  这种情感在孩子慢慢长大的过程中逐渐褪色。6个月大的婴儿不再因为听到那样的哭声哭泣了,而是在那些不安的婴儿面前做鬼脸;13-15个月,婴儿开始打算“自己动手”去解决这个问题。他们试图安慰那些哭泣的同伴。“我发现最有趣的是,如果他们的妈妈在场,他们会让自己的妈妈过去帮助那个哭泣的孩子。”霍夫曼说。

  同感的一部分原因源于婴儿早期的一些技能,包括从周围人的表情中辨别出情绪来。“大部分书上仍说不到6个月的婴儿不能够识别感情。”拉塞尔大学心理学副教授第安尼·蒙特哥说。为了证实上一实验的正确,蒙特哥开始用“躲猫猫”这个所有婴儿都喜欢的

小游戏实验,她召集了很多4个月大的婴儿,一个一个玩这个游戏。

  她故意看了一眼受测婴儿,并做出微笑的表情,然后躲在一件衣服后面观察,毫无疑问,孩子被“激活”了,马上开始盯着她。当她第四次看的时候,脸上摆出悲伤的表情,这次受测婴儿的反应大不相同了。“她不仅仅看向别处,而是不再看我,不管我以后是否再摆出笑脸。”她说。

  拒绝进行眼光的接触是婴儿感到苦恼或者悲伤时的典型表现。一个生气的表情会再次得到他们的注意,但他们的表情不是像看到笑脸时那样兴高采烈。“他们对此有所防备,有很强的戒心。”蒙特哥说,“我注意到婴儿们懂得思索和推测……我想这表明,不到半岁的孩子也了解不同表情的含义。”

  捕捉思想

  现在,我们到了反思过去婴儿研究方面那些陈旧观念的时候了。因为婴儿不能讲话,想要了解他们脑袋瓜里究竟在想着什么只能靠他们的表情和身体语言。通过10年的反复试验,研究者们开始了关于婴儿反应的多种研究:他们凝视一个物体时会用多长时间,他们伸手要什么,还有他们恐惧时的退缩,以及对什么事情感到厌恶,这些研究都能告诉有经验的研究者们想知道的东西。最近,科学家们增加了脑电图描记器和镭射目光跟踪器,能够更加精确的捕捉婴儿的思想。马上能做到的是,核磁共振成像系统能够更深地了解人类脑部的活动。

  当婴儿接近自己的第一个生日时,他们也从周围人们的身上学到了老练和世故。他们开始通过周围人看着他们时的表情来推断人们的想法。“如果婴儿们能理解别人的凝视,就能理解别人的思想。”华盛顿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安德鲁·麦瑟夫说。安德鲁专门研究过上千名婴儿的“凝视反应”。“你可以告诉很多人通过注视他们的眼睛,可以了解他们感兴趣的事和他们打算要做的事。婴儿也知道这一点……这些就是他们成为人类文明一员的原因。”

  研究者们发现这些技能出现在10-11个月的孩子身上,而且这些技能不仅仅是婴儿情感和社交成长的重要因素,也能够预示孩子后来语言能力的发展。在他们的研究中,不能在1岁前精通“凝视反应”的孩子,在2岁时的语言能力比那些精通“凝视”的孩子差很多。这能够解释为什么语言能力在那些天生盲眼的孩子身上发展缓慢,性格不好的妈妈同样会使孩子的语言能力低下,因为她们不愿意与自己的孩子多交流。

  事实上,当只有几个月时,婴儿就已经开始发展他们的超级能力。

  婴儿们可以轻松地发现人类脸颊的区别。明尼苏达大学纳尔逊教授(现任教于哈佛大学)想要测试出婴儿真正的识别能力,他给一组6个月大的婴儿展示黑猩猩照片,让他们看这个照片,直到他们没兴趣再看下去之后,再给他们看其他黑猩猩的照片,婴儿们会立刻又活跃起来,饶有兴致地看新照片。婴儿很容易发现每个猩猩都是不同的——他们很高兴看见新的猩猩脸。但对于成人来说,除非你用一天的时间呆在动物园里,你很难一下判断一屋子的猩猩有什么不同之处。当这些能辨别细微差别的婴儿9个月大时,他们也会失去这个能力。但同时,他们观察人脸的能力又有所提高。

  纳尔逊现在将他的试验更进一步,看看婴儿在多大的时候能发现面部表情的细微差别,这是婴儿社交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他计划了一个新研究,企图通过脑电波更深入地了解婴儿大脑里的秘密。

  纳尔逊给当地几乎所有的准爸爸妈妈都寄了一封信,邀请他们参与研究。在2005年夏天,一个7个月大的孩子接受了这个实验。这个小婴儿被妈妈带进了实验室,她被戴上了一个缠绕着64根传感器的温暖的帽子。纳尔逊的助手开始放映一个女人脸部特写的幻灯片,在每一张图片中,这个女人都有些轻微的表情变化——不同程度的高兴或者恐惧的表情。小婴儿有足够的时间看每一张照片直到她开始感到厌倦或看向别处。直到她看完60张图片,小婴儿实在玩够了这个游戏,开始呜咽而且不安,这个试验才告一段落。“我们想了解婴儿的情绪和成人的是否相同,”研究者说,“一个成人看见笑容时会觉得高兴,我们想看看婴儿是不是也一样。”研究者们还没有得出结论,但是纳尔逊认为,如果能够再进一步的发展这些情绪研究的水平,可能对一些精神疾病有所帮助,比如发现婴儿如果很早就有情绪紊乱的表征,可能会导致自闭症等等。

  跨越了大半个美国,研究者们正在研究另一个关于婴儿的陈旧观念:眼不见,心不想。

  很长时间以来,人们相信9个月以下的婴儿不能记住“永恒的物体”。加州大学心理学家王素华(音)新的研究表明,婴儿在10个星期大的时候就能理解“圣诞老人”的概念。“两个半月大的时候,他们已经对物体的存在有概念了。”王教授说。

  与世界万物建立联系,尤其与父母建立联系的能力对于准备学习说话时的婴儿非常重要。婴儿说话不仅仅是咿咿呀呀的模仿。柯内尔大学心理学者古德斯坦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集中了两组8个月大的孩子,给他们装上无线麦克风和报话机。一个组的妈妈被要求在孩子发出咕咕呀呀的声音时就立刻有所反应,给他们一个笑容或者轻轻拍他们以示鼓励。另一个组的家长给孩子们的笑容则是无规律的,与孩子们发出的声音没有任何关联。毫无疑问,受到及时反馈的婴儿学语言会更快更好。古德斯坦据此认为,父母应注意到这一点:他们对孩子的不及时的关注行为可能会增加孩子学语言的障碍。

  十年前,华盛顿大学的教授库赫尔,也是早期语言研究的权威人物,他证明婴儿有学习外语的独特本领。他的发现使得许多父母专门买了各种外语磁带,希望他们的“小爱因斯坦”能够在离开婴儿床之前选择学习法语或者俄语。但这并没有用,库赫尔新的研究会告诉你为什么。库赫尔将9个月大的孩子们和一个说普通话(中文)的成年人呆在同一个房间,这个人给小孩子玩玩具的时候和他们说话。12次这样的训练之后,婴儿确实比那些仅仅学英语的婴儿多学到一点点简单的语音。库赫尔重复了这个试验,但是这次只是播放普通话的视频录音。这一组婴儿却没有学会任何普通话发音。库赫尔说,如果没有情感的交流,婴儿对磁带的认知就如同听见了噪音。“我们对这个结果感到惊讶。”她说,“我们都假设婴儿盯着电视机,忙碌地看来看去就能够学到东西。人们——至少是婴儿——学习时是需要其他人的帮助的。”库赫尔说自己有一系列的研究能够解释这个现象。

  性格的预示

  那个丢失了一只袜子满脸小红疙瘩的孩子具有强大的力量、观察的能力、敏锐的感受力和惊人的推演能力。华盛顿大学的麦瑟夫教授在最近15年里,开始关注婴儿的能力——他们知道什么;在什么时候知道的。他说,“但是现在我们想知道这些在孩子以后的发展中会起到什么作用,有什么预示。”

  一些问题已经找到了答案,比如害羞,我们很早就知道15%-20%的孩子天性害羞而优柔。但医生不知道一些看来简单的现象究竟从何而来,有什么样的影响。最近,马里兰大学的教授

福克斯指导研究表明,害羞最初是由于本身的生物特点造成的。几组9个月大的婴儿连线脑电图描记器做一个小实验。当遇到陌生人时,“行为内向”的婴儿就会紧张不安,在描记图上显示他们大脑中与恐惧和紧张相关的部分更为活跃。那些性格外向的婴儿预见陌生人后描记图上显示掌管积极情绪如快乐的部分超级活跃。

  至今福克斯持续观察了这些孩子15年,他说父母教育的风格对孩子将会成为哪种类型的人影响非常大。过分保护孩子的家长或者不鼓励孩子克服羞怯和焦虑紧张情绪的家长,常常会使孩子成年后继续保持害羞或者优柔焦虑的特点。但是孩子的父母如果能够帮助他们进行“情绪冒险”而且耐心地使孩子离开自己的“壳”,孩子渐渐就会克服早期的情绪特点。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因为性格内向忧虑的孩子是其他问题多发的“高危人群”。

  格林斯潘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小儿科、精神病科临床医学教授,也是发展诊断工具的领头人,这些工具能帮助医生确定婴儿是否会在语言或学习上有困难,是否是自闭症或者其他各种问题的“高危婴儿”。他最近完成了一个关于婴儿社交和情绪发展年龄段的清单。“我希望医生能够认识到这些关键的时间段,并且能明确告诉父母在孩子不能控制自己时应该怎么做。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家长能够凭直觉发现有些事情不对头,但是那时他们不能明确地判断,这样就会错过关键的时间。”(参见图表)

  家长们了解了这些信息后应该做什么呢?首先:放松。因为你的小孩或许比你想象的更有理解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当你接电话时,他在婴儿车里哭喊了一分钟没人照管就会在长大后毁掉自己的生活;或者在他偶然看到父母吵架后就会在上学时偷人家的车;也不意味着在孩子的房间里挂满“富有教育意义的”玩具和海报就有教育的效果。一个孩子的社交、情绪和学习生活在早期的家庭交流中就已经出现:当孩子第一次与你的目光相接;当你给孩子一个微笑他也回报你一个。你的孩子时时刻刻都在与你说话。你只是需要了解怎样倾听。

  (张煊/编译)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