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庆杰/文
读到斯威德伯格(R. Swedberg)教授这本《经济社会学原理》的时候,国内经济学者集体遭到诟病和批评的硝烟尚未散尽。这场事件所引发的思考是多方面的。但是从学科研究的角度,这恰恰应了斯威德伯格所说的:任何经济行为和经济制度总是“镶嵌”在社会现实中的,并由其存在于其中的政治、法律、文化、性别等结构性因素所限定。
在马克斯韦伯之后,经济社会学于20世纪20年代归于沉寂。虽然有过熊彼特、帕森斯、波兰尼等人的接续,但它新的活力被激发出来,却是由于对“经济学帝国主义”的回应。
作为当代经济社会学的领袖人物,斯威德伯格在本书中将 “利益”作为一个可以与“社会关系”进行结合的概念,重新引入了经济社会学。之所以说“重新”,是因为通过对经典经济社会学中利益概念的历史溯源,作者认为,利益是一个丰满的概念,利益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比如宗教);利益之间的互动关系受个体或群体间社会关系的影响,表现为竞争、冲突、合作、整合等各种复杂的形式。也就是说,利益只有通过社会关系才得以表达和实现。
在对市场的历史分析中,本书还向读者展示了包括外部市场、内部市场、商人市场、国家市场、早期理性市场、现代大众市场、国际市场等在内的多彩的历史画卷。这个过程所展现的市场概念,仍然是与新古典经济学主流相异的。在经济学家看来,市场是一个独立自我运作的系统。但历史表明,市场在本质上更是一种社会子系统,其背景的复杂性,其与社会其他构成部分的互动和关联,都远远超出了供求和价格关系的范畴。因此,经济需要回归社会,才能得到充分的理解。
反观中国,在每一步改革历程中,政治与经济始终紧密相连,文化与经济往往水乳交融,法治与经济则亟待在互动中建构。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科学工作者如何更深刻地理解漫漫改革路上的千千结,让经济回归社会?
让经济回归社会,我们需要突破经济学的单一视野,需要学术研究机制的开放和弹性化,需要学科之间的对话、交流与合作,更需要学者与大众的互动和彼此理解。作为社会科学主流的经济学有其自身的传统和框架,但是,如同斯威德伯格在书的结尾对经济社会学知识的客观性进行探讨那样,所有知识都需要有反思的自觉。尤其是在目前国内的学术氛围中,学者更应该冷静地看清自身的制约因素和生存境遇,遵循学术自身的规则行事,而不是在外界的影响下忽冷忽热,甚至扭曲了对事实的判断。那样,不但学科本身得不到健康发展,学术界自身的公共角色和独立性也无法定位。
无疑,在这方面,这本《经济社会学原理》为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境况和问题,更系统地思考学术研究本身,开启了新的视野和想像空间。-
《经济社会学原理》,(瑞典)理查德斯威德伯格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