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随笔砸谈 > 正文
 

天不负我辈 我辈安负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5日 08:50 21世纪经济报道

  人各有命,一个民族的每一代人也有自己的命运。面对国家和民族的种种历史、种种问题、种种挑战,面对已在的命运,生于当代的中国人如何自处?

  在这一代中国人中,2005年感动中国的在校大学生洪战辉被抛入的境遇远在平均线之下。但是年少的他拿出了这个洋溢着市侩气息的社会里已经少见的信心、意志和道义,以一人之力撑起了一个极其脆弱的家庭,不仅坚持学业,而且赡养重病的父亲和捡来的小妹。
他接受了自己的命运,而且承担起改变的责任,尽管这种责任已经远超社会平均线。

  对于现时代的大多数中国人而言,上一代人留下的并不是失败感,而是崛起的基础与希望。少数精英或许能够申请做一个美国人,如果他失望于这种命运而且准备放弃。但是大多数中国人并不能够,而且并不愿意。任何一个选择承担这种命运的当代中国人,纵使对祖辈的历史挫折有多少感伤,对祖辈的文明创造有多少遗憾,对祖辈的制度遗产有多少不满,都有必要问自己一个最底线的问题:前辈已经给了我们这么一个庞大而丰富的国家,已经给了我们这样一个走向崛起的可能,我们还要伸手向他们索求多少?

  如果我们不相信自己有处理时代难题的意志和能力,不相信中国本身就有力量,如果我们在全世界的人们都研究“中国崛起”的时候,却甚至无法拥有在亡国灭种关头自主抗战的先辈们的那种自信和意志,无法相信可以自主地创造出一个新的历史时代,那么毫无疑问我们将是民族历史上最软弱的一代人!

  我们必须问自己最根本的问题,我们有没有能力处理好这个时代的问题,我们能给子孙后代留下什么?我们能不能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到底要做什么样的人?我们能不能做对自己和周边社会负责的人,我们的民族能不能在多元杂乱的全球化时代做一个有独立品格的硬朗的民族?

  这是一个充满自相矛盾的世界,一个很容易就让人迷失自我的时代。好些人都在兜售各种打着真理旗号的西方教条,似乎科学化标准化的现代化路线图已经浮出水面,似乎一种主流文明已经脉络清楚地呈现,只等着中国去融入主流,去按图索骥;然而,人们越深入地接触西方,越广泛地了解各色教条,就越发现西方内部是如此的矛盾,如此的紧张,各色教条即使在西方证明自己是真理都难上加难。如果我们并没有足够自主的、足够健康的理解西方脉络的能力,如果不理会西方的药究竟治的是何种西方病,便挂一漏万、搬弄教条、瞎造偶像,以己之昏昏示人之昭昭,必然迷失自我、自乱阵脚。今天要呼吁确立中国的自主性,首先要做的就是正心诚意,真正按照西方的脉络理解西方。

  这也是一个过于势利的时代,一个很容易就让人软绵绵的时代。好些人都一厢情愿地只认最强者,弱者则几无是处,要全面换血;他们不觉得中国的历史传统对中国当代发展有何意义,一个原因是他们一厢情愿地以为自己可以启蒙大部分中国民众,让民众放弃自己现在的生活方式,因此他们希望建立一种无根的认同。他们认为中国只需以一种软绵绵的方式进入世界历史,而基本上不觉得中国有带着自主特色进入世界文化和历史的可能和必要。倒是现在西方世界真正感觉到,中国文明在鸦片战争一百五十年之后的崛起和复兴,将必然根本改变现有的世界文明格局。这一百五十年的历史,就是几代中国人追寻自主性的历史,就是一个对自己对世界负责任的民族愈挫愈勇的历史。一个对世界负责的民族,必然会有一种基本的抱负、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一种硬朗的自我期待,那就是作为一个大国,中国一定要以自己的智慧参与界定世界文化与世界历史;一个对自己、对社会负责的成熟公民,也都会理解和认同这种抱负、责任与自我期待。

  然而,我们将有什么样的价值观,什么样的理想,什么样的自我理解,什么样的国家伦理资源和制度创设,什么样的自我实现,这并不是容易回答的问题。在全球化时代,后发展国家的精英们很容易丧失对自己的历史传统和价值的信心,越来越缺乏为自身传统和价值辩护的能力;但是,精英又必须要为并不愿意根本改变传统生活方式的民众寻找到有效的现代认同方式,否则,一个时期的精英必然在下一个时期被边缘化。今天,中国的精英阶层已经到了突破这种两难困局的紧要关头。要害之处就是能不能拿出硬朗的自立精神,拿出融汇中西两种传统的努力和智慧,既不只依赖西方的资源,也不只求助于老祖宗的古典传统,而必须真正学好西方,特别是学会如何在几经起伏的中国历史之上建立一套连贯性的论述,真正把握西方发展现代性和应对现代性问题的核心经验,在中西传统融汇的基础之上创造新的具有普世性的传统,为世界历史带入新的推动力量。

  人无自主则不能自立,国无自主则国不能立!这一代中国人没有任何理由以一种懒洋洋的姿态进入全球化的大合唱,更没有理由选择歌舞升平而放弃自主的创造努力,而必须意识到民族文明发展贡献于世界的巨大潜力,意识到这一代人可以承担起的责任。

  正所谓,天不负我辈,我辈安负天!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