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的留言板
——《中国企业家》“写在卷首”八年摘要
文/刘东华
保护自己就是保护事业
改革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历朝历代的改革,以自己的牺牲换取历史进步的改革人物、悲剧故事不胜枚举,更何况当今这场社会大变革的深度和广度百年不遇、远胜于前。正因如此,人们才逐渐原谅了社会、原谅了历史,原谅了某些貌似偶然实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公正事件的发生;人们继而可怕地看淡了一些事情--我们这个社会一些最优秀的人由于某种闪失而被无情地牺牲掉。
本来,对于那些负重前行、为企业承担巨大风险、对社会作出巨大贡献的人,我们的社会应予充分的理解、信任、爱惜和保护。既然今天对这些人的保护还不那么完备、不那么有效,我们就有理由、有必要大声疾呼,企业家要理直气壮地保护自己。
(1997年第11期)
怎样看待“有产者”
以民营企业家为主体的“有产者”客观上是为培养、造就更多的“有产者”创造条件、提供土壤的,即每出现一个民营企业,就意味着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国家税收,一个大的“有产者”可能带出一批小的“有产者”。
希望更多的人关注“有产者”,理解“有产者”,并最终通过勤奋劳动和艰苦创造也成为“有产者”。一大批健康的、合法的“有产者”的存在,应该是我们这个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基石。
(1998年第6期)
孤独的英雄
真正的英雄历来都是孤独的。孤独的,却绝大部分成不了英雄。
何也?
走到人迹罕至的最前面,抛开人群是孤独的;落在冷冷清清的最后面,被人群抛开同样是孤独的。
这里说的“真正的英雄”,指的是“走到人迹罕至的最前面”,又未把人群抛开的人。他之所以“孤独”,是因为他的思想走到了“更前面”。所谓“心在远处,身在人群”。
今天我们这个时代所出现的“真正的英雄”,都是极其顽强、也是极其偶然地站立起来的。要说他们出现的必然性的话,至多是“时势”的必然,而非制度的必然。
长虹很有可能成为一个遗憾的事业,就像我们这期杂志的《四问长虹》是一篇遗憾的作品一样。然而,如果不能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学会“笑对遗憾”的话,我们这个世界上的理想主义者也许已经绝迹了。
(1999年第2期)
评价一届政府的标尺
企业是社会物质财富的主要创造者。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只有企业发展得好,社会才会安定,人民才会富足,时代才会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说,把企业发展状况作为衡量一届政府成败得失的重要标尺是必然的、合乎情理;更由于这种标尺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因此也更容易帮助人们对一届政府的业绩作出清醒的判断。
(1999年第3期)
善待经营者
只有真正的所有者才可能善待自己的“所有”,善待自己“所有”,又有什么理由不善待经营自己的“所有”、并能确保自己的“所有”保值增值的经营者呢?
(1999年第6期)
做顽强的骆驼
我们必须面对现实。如果说是理想主义者的话,那么,我们是立足现实的理想主义者;如果说是完美主义者的话,那么,我们是笑对遗憾的完美主义者。吃饭与发展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只能使我们变得更加理智、更加顽强、更加成熟。
(1998年第12期)
谁心疼柳传志
虽然联想的柳传志没有被告倒,但不排除其它企业已有一些“柳传志”中箭落马;联想的柳传志,心中有痛还有机会说出来,中箭落马的那些“柳传志”,心中再痛也难有机会述说了,这是多么大的悲剧。因此,我们应该想明白,不心疼柳传志们,就是不心疼每天在为社会创造财富的优秀企业,就是不心疼国家和我们自己。如果最该被心疼的人都没有人去心疼了,恐怕我们的某些规矩和习惯就真的该赶快改一改了。
(2000年第2期)
企业家面对的两种伤害
几乎所有的市场经济国家都承认,企业家是整个社会最为稀缺的人力资源。因为一个企业家如果真正要把企业做大,为社会创造巨额财富,就不仅需要他有出色的经营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制度创新能力,更需要他有超常的风险承受能力,忍受伤害的能力,包容怪异的能力,经受诱惑的能力等等,经千锤百炼,受千辛万苦,历千难万险。而他一旦真正创造出巨额财富,终其一生也享受不了多少,实际带给自己的不过是更大的责任和更多的风险而已,所谓“百万富翁的财富属于自己,亿万富翁的财富属于社会”,“真正的企业家都是自愿为社会驱使的驴子”。
好不容易涌现出一些不知疲倦的、自愿给社会拉磨的“驴子”,而且拉得很好,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政府有什么理由不珍视他们的价值、不尽最大努力保证他们的安全呢?
让整个社会重新了解企业家、重新认识企业家、重新掂量企业家的重要地位和价值显得特别重要。今天的企业家与过去的资本家、款爷不同了,他们是真正的时代英雄。如果这种奋斗只是为自己赢得了一种值得成为犯罪目标的资格,换言之,如果一个企业家为了企业发展不断进行自我牺牲、自我伤害,而一旦成功,最终为自己赢得的不过是可能的更大牺牲、更大伤害——暴力犯罪的话,岂不是太荒唐可笑了吗?
(2000年第7期)
“终究”还有多远
很显然,一个社会如果企业家的命运好不了,企业的命运就好不了;企业的命运不好,职工的命运就更差;企业和职工都难过,政府和国家的日子能好过得了吗?这就又回到了我们长期以来一直鼓吹的一个理念上:国力的较量在于企业,企业的较量在于企业家啊!
(2000年第8期)
世纪末的留言板
在20世纪最后几个年头,一小撮具有较强牺牲精神的人们开始了《中国企业家》杂志艰苦的二次创业。在此过程中,我们与企业界、经济界、新闻界等各界读者的脉搏一起律动,默默耕耘,默默收获,尤其是在对企业家这个独特而重要的群体的认识上产生了点滴感悟。虽然其中有些话我们说过多遍,但在这人类历史两个千年的交汇点上,我们仍想重重地把某些话铭刻在这里,以在全社会赢得更多的共识,同时也作为《中国企业家》再上层楼前的世纪末留言:
△ 国力的较量在于企业;企业的较量在于企业家;企业家的较量在于胆识、见识、学识,悟性、韧性、理性。
△ 不善待企业家的民族就没有未来。
△ 只有造就强大的企业,才能造就强大的中国。
△ 真正的企业家都是自愿为社会驱使的驴子。
△ 百万富翁的财富属于自己,亿万富翁的财富属于社会。
△ 越是成功的企业家,越是难以真正享受自己创造的成功。
△ 没有成熟的企业家阶层,就没有成熟的市场经济。
△ 培养一个企业家如十年树木,毁掉一个企业家如巨斧砍树。
△ 世事无常,永远不要嘲笑失败的英雄。
△ 企业家最大的敌人是昨天的成功。
△ 没有哪个成功的企业家,心上不是结满了茧子。
△ 企业家值得而且应该成为全社会最受尊敬的人。
△ 《中国企业家》杂志提醒企业家:健康与事业同等重要。
(2000年第12期)
富人为什么而存在?
记得去年的某一天,社会上因查税风暴而引发了对富人种种议论的时候,我曾经提出一个似乎荒唐可笑,估计李嘉诚先生听了也可能感到不悦的问题:李嘉诚为什么活着?
也许,李嘉诚自己都说不清楚。但有一点是可以说清楚的,那就是不惟李嘉诚,天下所有创业型的企业家,他创造的财富越多,这个财富与他个人的关系就越小,他创造的财富越多,这个财富与别人的关系就越大。因此,不管他们自觉不自觉,天下真正伟大的创业型企业家,客观上都不是为自己而生,都是为别人而战,为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使命而战的。
(2003年第7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