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随笔砸谈 > 正文
 

大势所趋 商道维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0日 14:35 中国经营报

  年年岁末,辞旧迎新,回首往事,展望未来。而2005~2006的岁末年初,历史巨变的预感却在人们的心灵深处生成:我们一直走得很好,但这样的走法却不能再继续下去,下一步该怎么走?

  中国经济经过20多年的快速增长,已经成为一个规模巨大而充满活力的经济体,而且,没有迹象显示中国经济规模继续迅速扩张的势头会有所减弱。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令世
界震惊甚至担忧:中国成为对经济全球化最为宽容和最少保留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巨大的中国龙正在让全球经济格局发生根本性的改观,人类工业化的进程也由此而进入新的路径。这样的巨变对于中国,对于世界究竟意味着什么?面对中国的巨变,似乎全世界都准备不足。

  当中国以自己果敢的行动彻底摆脱了“封闭”、“统治”的指责,全方位开放并大规模参与国际贸易时,一些自我标榜忠诚信仰自由贸易的国家却以受到中国产品“冲击”为由而拣起了限制贸易自由的旧器。世界以矛盾的、甚至是不合逻辑的态度对待中国:本来,实行市场经济制度是加入WTO的前提条件,但当中国成为市场经济国家并也已经成为WTO成员时,WTO却坚持不承认中国是一个市场经济国家。于是,奇怪地表现为:WTO这个原本只能由市场经济国家参加的组织,居然可以违背其基本宗旨而同意接受一个至今还被许多国家认定为“非市场经济国家”的中国的加入。如果这样的逻辑可以成立,那么,今天的WTO岂不变成了一个市场经济与非市场经济的混合物?实际上,WTO中的许多国家在面对中国这条巨龙时,表现得有点儿表里不一:他们明明知道中国已经不可逆转地成为了市场经济国家,实际上,中国对WTO的一些承诺甚至已经超过了其他的成员方。也就是说,中国在许多方面,已经比一些市场经济国家更加“市场经济”了。而不少市场经济国家却以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为手段,来阻挡中国“比市场经济更市场经济”的市场竞争行为。因为,这些国家担心,他们的市场经济秩序,甚至他们的现有生活方式都会受到中国“比市场经济更市场经济”的行为“冲击”,而承受难以容忍的代价(有些人指责中国不知道生产是为了生活的简单哲理,而只知道为生产而生产;实际上是他们无法接受这样的选择:要么像中国劳动者那样工作和生活,要么在更加自由的市场竞争中歇业)。

  中国人开始有点儿大惑不解,为什么那些起劲鼓吹市场经济而且前些年还指责中国不够市场经济的国家,现在却动辄使用反自由贸易的方式来限制中国的自由竞争行为?开始时我们抱怨,但抱怨不如自省。在这2005~2006的岁末年初,盘点一件件发人深思的过往事件,也确实不得不引起深刻的社会反思:历经了以低价资源为条件的轮番消耗战,血拼式的竞争走到了尽头;一个个产业告别“暴利”,走进微利时代;“利润至上”的企业天条在社会评价的天平上向“社会责任”倾斜;对GDP的崇拜开始转向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无度的资源开发伴随着对安全的威胁,引起全社会良心的震撼;效率和公平的权衡再次成为社会议论的焦点……以消耗资源、破坏环境、压低收入、恶化劳动条件为代价,向全世界供应大量 “价廉物美” 的工业产品,而中国企业却利润微薄地为他人作嫁衣裳,难道这就是中国工业化和中国企业的宿命吗?

  天道变迁,过去的成功记录总会成为陈年的“皇历”;20多年的辉煌并不意味着同样的道路一直可以通向美好的未来。环境在变,时代在变,世界在变,没有人能以不变应万变。大势所趋,商道必须维新。这就是中国企业和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世纪挑战。商道维新的实质是,中国企业和产业必须实现
竞争力
的突变,即竞争力来源的根本性转变:在社会(包括国际社会)认同的管制标准直至尽可能接近发达国家的管制标准的条件下,在无歧视的市场竞争中,实现节约资源技术比耗费资源技术更具有竞争力的技术进步。同时,以不断的管理创新和健康的商业文明,在有序竞争中,实现可持续的增长和发展。

金碚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