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导演的上海新生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4日 14:36 第一财经日报 | |||||||||
苏菲·玛索站在能俯瞰整个上海新天地的阳台上,忽然转脸问身边那个51岁的男人:“放弃法国的导演工作来这里开餐厅,你会后悔吗?”那个男人,是她16岁时就认识的导演RaymondLEWIN,他在上海开了法式餐厅“乐美颂”(LaMaison)。4年后,这个有了中文名字“李文瑞”的法国著名电影人,依然表示“决不后悔” 本报记者 吴丹 特约记者 何玉卿
一个法国著名导演,放弃自己的事业,跑到上海来开餐厅。他在想什么?他后悔了吗? 在餐厅开张4年后的2005年12月,Raymond LEW IN 这样回答记者的问题:“当年我就告诉苏菲·玛索,我不会后悔。因为我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事业,它是我最好的一个投资项目。” 他说的是2001年6月苏菲·玛索来上海时的事情。站在能够俯瞰整个上海新天地的阳台上,苏菲·玛索赞叹良久,忽然转脸问身边那个51岁的男人:“放弃法国的导演工作来这里开餐厅,你会后悔吗?”那个男人,就是她16岁时认识的导演Raymond LEW IN。3 个月后,这个法国男人在上海新天地拥有了自己的法式餐厅“乐美颂”(La M a i s o n)。 法语里,LaMaison是“家”的意思。在上海的这个“家”,知名度已经很高,但却很少有人知道RaymondLEWIN之前的身份。作为法国著名导演和电视制片人,他曾拥有3家电影制作公司;他曾拍摄过300多部电视广告片,这些广告片为他夺得戛纳国际广告节的诸多奖项;他的好友名单是一串长长的法国名导录:理查德·唐纳(R i c h a r d D o n n e r)、皮埃尔·爱特克斯(P i e r r e E t a i x)、罗杰·瓦汀(R o g e r V a d i m)…… 偶尔有到访中国的法国导演或演员,总会像苏菲·玛索那样,好奇地问他相同的问题。 “不论是导演还是餐厅老板,身份对我来说并不重要,我需要不断尝试新鲜事物。如果有一天我对餐厅腻味了,同样也会选择离开上海。”RaymondLEWIN说,在法国电影圈内拥有名声很不容易,但最终放弃电影的人也不少。 Raymond LEW IN 很少提及过去,甚至回忆自己所拍短片的年份都要想半天。他更喜欢别人叫他的中文名:“李文瑞”。只有从那一头灰白的长发和时而严肃的表情中,你隐约还能看到一位导演的痕迹。 电影世家 1950年,李文瑞出生于一个典型的法国电影世家。 对上世纪60年代的法国人来说,阿兰·德龙(AlainDelon)、罗密·施奈德(R o m y S c h n e i d e r)、西蒙·仙诺(S i m o n e S i g n o r e t)、碧姬·巴铎(B r i g i t t e B a r d o t)、里诺·文图拉(L i n o V e n t u r a )这些名字,都是遥不可及的影坛巨星。但在李文瑞幼年时期,这些人就是他们家的座上客。 “从记事开始,我的周围就充斥着导演、演员们的身影。小时候总是很兴奋,每次家里聚会,门铃一响,打开门就是那些电影中的人物。”在李文瑞的童年,这种生活是“习以为常”的。 李文瑞的父亲1934年就开始涉足电影界,那正是法国先锋派电影的末期。李文瑞出生时,父亲的第一部电影《诺曼底登陆战》刚好问世。在他14岁时,他的哥哥就已担任罗伯·安利可(RobertEnrico,《老枪》的导演)等名导的剪辑师。 然而父亲并不赞同幼子进入电影界,“他总是刻意将我与电影圈隔离,他觉得,在法国这个电影工业发达的国家,要在圈中混出名声并不容易,而且毫无保障。你可能前半年有电影可拍,后半年却无所事事。” 李文瑞遵从父亲安排,在读了法国文学后又念了法律专业,最终还是动摇了,“电影就像家族给我的一种使命。而且,当医生或律师的要求更专业,不见得比当导演简单。” 带着对电影圈复杂的情绪,李文瑞跟哥哥一样,从剪辑师开始做起。回忆起这段时间,他的感受只有“新鲜、好奇”。上世纪60年代中期,李文瑞协助理查德·莱斯特(R i c h a r d L e s t e r)、罗杰·瓦汀(RogerVadim)等名导完成了18部影片的剪辑,其中包括理查德·莱斯特拍摄的关于披头士的专题纪录片。“我还在片场见到了列侬,跟他讨论影片的细节。那年我只有24岁。” 在电影圈中,与李文瑞交往颇深的是法国喜剧导演皮埃尔·爱特克斯(PierreEtaix,作品以讽刺现代物质文明为主题)。“爱特克斯的工作室就在我家隔壁,我们经常一起到街角去吃意大利面。”1969年,当意大利著名导演费里尼(F e d e r i c o F e l l i n i)到巴黎拍摄他的新片《小丑》(TheClowns)时,他们三人坐到了同一张餐桌上。 “费里尼在《小丑》里自己扮演一个纪录片导演,在巴黎寻找被人们遗忘的小丑。这部新片需要找一家马戏团,正好爱特克斯能提供,我们就一起为这部影片讨论场景细节。” 李文瑞说,费里尼自小对马戏团和小丑情有独钟,“他是一个极其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导演。在那个年代,我所结识的这些导演,总是以自己的作品跟好莱坞抗衡,他们以更深入人心的内容打动观众,这对我的影响很大。” 1975年,李文瑞成立自己的电影制作公司FinalFilm,开始拍摄电影,《天使之谷》、《孤注一掷》和《见异思迁》是他早期的3部电影长片。这其中,李文瑞最喜欢的是上映于1978年的电影《天使之谷》。“那是一个坚守爱情的故事。住在山谷里的男人,不能接受自己妻子病故的事实,始终坚持照顾妻子,每天跟死去的妻子说话。”李文瑞着迷于艺术电影的氛围,独立制作着自己的电影。但从1980年开始,他转到电视广告片的拍摄上,这3部电影,便成了他影坛里仅有的作品。 提携吕克·贝松 在崇尚艺术片的电影之都法国,拍摄商业广告片是当时所有导演所不屑的。 “一开始我也不愿意,可拍广告可以赚更多的钱,我想借此实现我的电影梦想。”李文瑞直言不讳地说,在拍了300多部电视广告短片后,他才发现,拍摄商业广告需要的创意、精力和投资并不比电影少。 在李文瑞之后,越来越多的电影导演转向广告短片的拍摄。“电视短片需要你在最短的时间完成一个广告形象的塑造,后来导演们发现,在广告中可以更便捷地学到如何使用特技。” 1980年,李文瑞投资600万人民币为PEUGEOT 605 轿车拍摄一个30 秒的广告片,这部短片里使用的创意和特技为他拿到了日本东京广告节的大奖。1985年,他又投资100万美元,成立了两个影视制作公司,不断接拍广告片。与此同时,李文瑞以自己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帮助那些初入影坛的新锐导演。 1982年,一位朋友带来一部黑白影片《最后决战》(L a d e r n i e r e C o m b a t),告诉他这部电影已经拍竣,却没有钱做后期和预告片。“这是部很有趣的电影,可以看出这个年轻人很努力,他凭想象去预见很多东西。我那时就感觉,他会在法国电影中独树一帜。” 李文瑞像帮助其他年轻导演一样,帮助这部电影完成了后期制作。这个年轻人,就是后来在世界影坛上享有盛誉的、被称为“法国电影工业新大亨”的吕克·贝松(LucBesson)。像这样的导演,他帮助了不下10位。 李文瑞将自己拍电视广告片的导演生涯视为最辉煌的时期,“那时每天的酬劳几乎是5万人民币,每年能赚250万以上”。他走遍了85个国家,“每年奔赴不同的国家,每天从早上6点干到午夜。一般来说,拍一部片子的时间就是一周,趁别人做后期的时间,我会给自己放假,在这些国家旅游。” 但拍到1998年,他却厌倦了。“题材大同小异,新生的导演力量越来越多,最主要的是政府对我们的支持越来越少。我感觉,自己是该退休了。”加上婚姻的破裂,最终,这个在巴黎以导演身份奋斗了30多年的人,选择离开这个城市。 上海,法国导演的新生 孑然一身的李文瑞曾去过泰国。泰国的朋友认为,那不是适合他生活的地方。“他们说上海是一个有发展潜力的城市,于是,我就来了。” 他想拥有自己的餐厅。就像拍片时可以在30秒或140分钟的镜头里倾注自己的构想,他希望把自己的喜好,一点一滴付诸在餐厅的装修、配置、风格和定位上。也许对于他来说,餐厅是个更直接的透明的作品——他可以直接看到顾客们品尝美食的表情,直接感受他们坐在餐厅里的心情。 “导演工作跟餐厅老板一样繁琐。导演要集中资源,选拍摄地点,调度演员,安排场景;做餐厅一样要统筹、计划,要选场地,分配员工。一边是观众,一边是顾客,都要让他们感受到我的创意和想法。”李文瑞觉得,跟导演比起来,餐厅工作几乎需要具备更全面的能力。 现在的李文瑞,仍是从早到晚的繁忙工作状态,丝毫不比当导演轻松。凭着他在法国广泛的人脉,他聘请法国名厨,邀请16 人的“Giant Steps”爵士大乐团常驻上海,引进法国纯正的CabaretShow(康康舞)……他想把自己投资200万美元的餐厅,打造成一个上海的红磨坊。 现在的他已经忙到少有时间进影院,但他仍关注着电影界的动向。在他的卧室里,堆了数千张DVD,那是他与曾经的导演生活唯一相连的空间。 “一旦进入一种生活状态,我会很快适应,越来越享受它。”李文瑞端着酒杯,站在苏菲·玛索曾伫立的阳台前说。这里,可以看着各色身影在新天地夜间的灯火辉煌中游移。 “拍电影的热情,也许哪天会重生。那时,我会拍一部与上海有关的电影。”黑暗中,李文瑞的侧脸被楼下星星点点的灯光映得忽明忽暗,像是上海旧电影中的一个剪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