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随笔砸谈 > 正文
 

来信:权证监管应从严开始 勿让贱卖之争抢风头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4日 18:14 21世纪经济报道

  权证监管应从严开始

  12月2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的《关于证券公司创设权证有关事项的通知》,这终于让人看到中国权证市场监管者对当前权证交易的忧患意识。

  中国的投资者或许有点健忘,当同一家公司A股市盈率远超H股时,没有人在意,认为
天塌下来有人顶,最终结局大家也都看到了。权证市场如不加控制,难免会成为发行商的“印钞机”。监管当局有职责对市场的行为做出正确指导和规范。香港之所以能成为全球最大的权证市场,与其严格的管理和透明的信息披露有关,港交所要求权证发行商每天提供每份权证的买卖记录及投资者分布,并公开发布,供投资者参考风险。但在内地,在这方面显然不足。好在内地权证的问题刚刚开始,监管者尚有充足时机。

  笔者认为,如果管理当局无法准确衡量权证发行商可能面临的风险,至少应该安排一种有效的制度,可以让这种风险降至最低水平,深交所的这种尝试,它让人看到了监管者的积极一面。(陈汉明/北京)

  勿让“贱卖”之争抢风头

  近期不少财经类媒体连续围绕银行“贱卖论”展开讨论,从学术界来看,当前的银行改革路径是市场结构与产权学派之争的综合平衡结局。

  市场结构论认为,中国银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国有银行的高度垄断,市场结构过于集中,妨碍市场竞争,使得整个银行业效率远低于国际同行。其政策建议是放松市场准入,鼓励外资银行和民营银行发展,从而促进竞争,提高整体信贷资金的配置效率。

  而产权学派基于企业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对四大国有银行巨额不良资产给国家金融安全构成的危险更为警惕,认为过度开放的市场结构改革,将会使隐性风险显性化,引发大范围的金融危机。其政策主张是引入战略投资者、改善产权结构、建立起有效的公司治理和激励约束机制。

  应该说两种学派各有其道理,却各有不足,前者对潜在风险估计不足,后者则没有解决整体金融资源配置问题,而且对产权改革给企业带来的能力提升过于乐观。因而当前的银行改革综合并权衡了两派观点,至于“贱卖”之争,只是整体改革中很微小的一环,不应当让它抢去中国银行业改革的“风头”。

  (陈瑶/四川)

  要考虑国企股权激励平衡原则

  最近,国资委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草案出来,这是国资委在叫停MBO之后,再度重视管理者“人力资本”和“企业家能力”需要激励的一种表现。

  从草案中可以看出,国资委是承认“企业家精神”的,但是反对“企业家能力”的夸张化:即只有让企业家拥有企业的所有权,企业家才能成为“企业的企业家”。于是,我们看到,“在公司IPO时,高管的期权数量控制在1%以内。个人累计获得期权激励数量不能超过1%。任何已拥有超过上市公司5%股权的高管,不得参与股权激励”。总之,国资委是希望通过比例控制的方法,既激发管理者的斗志,又不至于让管理者“吃尽”国有资产。

  笔者认为,这种做法稍显静态。国有企业需要一种动态的产权博弈。在给管理者股权的同时,也应该给企业的员工股权,即通过将股权注入到企业工会的方式来给员工股权。让企业的员工组成一个类似于“合伙制”的内部“股权俱乐部”,这个俱乐部能够发表独立的话语,员工会获得这些股权带来的分红。而且,其内部股权的数量至少要与管理层持平。让资本和劳动是在一种动态中相互捍卫自己的利益,而不是一味让资本雇佣劳动。

  (风翼/安徽)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