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随笔砸谈 > 正文
 

噪音艺术:音乐与非音乐之间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1日 11:53 第一财经日报

  来自芬兰的兄弟二人组合PinkTwins,11月25日晚,在上海多伦美术馆6楼,开始了他们在中国的巡回演出。从1997年成立,8年之间,PinkTwins作为芬兰噪音艺术的代表人物,频频亮相国际各大实验音乐节

  1997年成立的PinkTwins,其音乐属于电子噪音范畴,迄今出版发行了4张专辑:《LetItBeep》(2002)、《Monolith》(2003)、《LizardKling》(2003)和《PaintInPink》(2005
)。噪音艺术尽管已有百年历史,但至今依然是比较小众的一种音乐形式。PinkTwins一贯游离于主流唱片工业,而是得益于芬兰优越的艺术支持政策,在艺术机构和基金会资助下,频频亮相于国际各大实验音乐节,成为当今噪音艺术的代表组合之一

  本报记者 吴丹 本报摄影 记者 杨彦

  一小时前,他们还安静地坐在你面前,安静地听,缓慢地说。声音极其低沉,连手语都很少。

  一小时后,观众纷纷落座。他们走到台前,站在各自的

笔记本电脑前,仍是安静无语地在键盘上动着手指,却在扩音器中制造出一场让人窒息的尖锐噪音——坐在地上的观众,看着他们身后幕布上诡异变幻的抽象图像,毫不设防地,就被这沉默的两人带进一个视听的虚拟空间。

  他们是来自芬兰的兄弟二人组合Pink Twins。11 月25 日晚,Pink Twins 在上海多伦美术馆6楼的咖啡厅开始了他们在中国的巡回演出。一周前,一位西班牙电视台记者造访多伦美术馆时,在宣传栏上看到PinkTwins的演出招贴,惊喜地高呼:“他们居然要来中国!”

  1997 年成立的Pink Twins,8 年间已经走遍欧洲,世界各地的实验音乐节上,也都留下了两兄弟的身影。“我们还去过俄罗斯和蒙古,但中国是第一次来。我们喜欢观察不同国家观众的反应。”31岁的哥哥Vesa说着,脸上掠过浅浅的笑。他身旁27岁的Juha,表情一致地点着头。

  “我们每一次演出都是即兴的,随着观众的反应而变化,为了一种情绪和氛围服务。我们的音乐,需要观众集中精神,静下心来听。” V esa 说。

  视觉和听觉的抽象结合

  坐在离PinkTwins最近的地板上,你才能体会到1972年实验艺术家约翰·凯奇(JohnCage)去听噪音时把耳朵听伤了的经验。

  当PinkTwins的噪音在一个空间内被挤压、扭曲、放大时,他们脚下的地板和四壁的墙,都被扩音器震得瑟瑟发抖。此时,你可以选择两种方式进入他们的音乐。

  一种是闭上眼,在靠音响很近的地方,让尖厉的声音穿过耳道,让震撼的频率撞击胸腔。平时一直在体内沉睡的你,忽然被召唤起来,进入另一个冥想世界——它可能是温暖潮湿的子宫,可能是充满铁锈味的机械工场,可能是诺曼底登陆的战场,也可能是一个鲜红的屠宰场——但这样的迷幻,不到半小时便会难以忍受,需要重新回到真实的世界,调整心跳。

  另一种,坐得远一点,盯着他们身后的幕布,揣摩那些诡异的图像——它们一会儿是被稀释混合的油画颜料,缓慢地流动;一会儿是让人晕眩的绿,让你体验被摘掉眼镜的高度近视者的世界;一会儿,它们又像午夜的电视机或陈旧的电影胶片,闪着雪花点和马赛克。这些形而上的图像,本无任何韵律,跟噪音一结合,似乎也有了固定频率。

  视觉和噪音的结合,是PinkTwins音乐的特殊之处。这两人并非出身音乐专业,一个主修电脑程序,一个主修视觉艺术,在毕业之后却一同选择了与视觉艺术相关的音乐道路。

  “当视觉和听觉相结合,噪音艺术带给听众的感觉就会截然不同,更加刺激和震撼。”Juha说,当他意识到这一点时,就开始着手设计一套名为Framestein的程序,运用这一软件,他可以将日常拍摄的图像转成数字图像,转换前的原图却再也无从分辨。

  这个程序,还可以将电脑内存储的几百种噪音进行拼贴组合。

  在Framestein 程序复杂的页面上,Juha 静静地拖动着鼠标,指着屏幕中几十页菜单中的一项说:“这里面,光是玻璃破碎的声音,就有几十种。”

  演出现场,PinkTwins就这样在黑暗中移动着鼠标,各种支离破碎的声音,在暗夜里交织成难以名状的尖利声浪。在他们手中,电脑就像电吉他和钢琴一样,不过是一件平常而普遍的乐器。

  噪音艺术的世界网络

  你可以说像PinkTwins这样的作品根本不是音乐。它颠覆着传统的聆听习惯,以超过极限的音量来干扰你的生理反应,它是如此“难听”,站在繁忙时段的高架桥,或是坐在充满废气的轰鸣车间,你就会有相似的感受。

  其实,这样的音乐并不是今天前卫极端的声音试验,它的历史已近百年。

  1913年,噪音艺术之父卢索诺就发表了《噪音艺术》宣言,这个意大利作曲家在当时被视为疯狂而不可理喻的人,他把日常生活中可听到的噪音分门别类,并将它们作为音乐作品的素材,加工成“噪音音乐”。传统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和乐器,忽然间就被颠覆践踏。

  魔鬼一样的电子音乐由此上路——1927年,作曲家安泰尔(Antheil)在芭蕾舞配乐中采用了喇叭声、电锯声;1948年,法国的皮埃尔·舍费尔(P i e r r e S c h a e f f e r)把火车轮滚动、喷汽和鸣笛的声音录制下来,拼接为《铁路练习曲》。这个非音乐界的人士,以自己的创作告诉世界,从此以后,音乐不再是7个音符,而是一切声音。

  到今天,噪音艺术已在世界各地遍地生枝,构筑起自己的网络。毕竟,这种音乐是确确实实的毫无国界。它在世界各地区蔓延扩散,每个国家都有不一样的实验音乐节为这群艺术家而设。

  回顾噪音艺术的历史你会发现,它们大多兴起于文化比较发达的工业城市。

  在芬兰,噪音艺术从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萌芽。PinkTwins1997年刚开始做噪音时,他们周围已有了相当成熟的音乐圈,有很多艺术空间和俱乐部供他们演出,试验自己的音乐。

  “芬兰有很多艺术机构,为我们这样的团体提供艺术资助。”Juha说,不论是国家出资还是私人赞助,他们从来不会担心资金问题,“芬兰人口少,国家总是希望能将当代的文化和艺术推广到全世界。”

  8年之间,PinkTwins作为芬兰噪音艺术的代表人物,频频亮相国际各大实验音乐节,迅速奠定着他们在这个领域的地位。4年间,他们就出版发行了4 张专辑:《L e t I t B e e p》(2 0 0 2年)、《M o n o l i t h》(2 0 0 3 年)、《L i z a r d K l i n g》(2 0 0 3 年)和《P a i n t I n P i n k》(2 0 0 5 年)。

  “我们的音乐不会妥协于主流唱片工业,幸运的是,在芬兰这个国家你也不需要妥协。我们不会为资金而发愁,录制出版发行都有各类资金赞助。哪怕像这次的中国巡演,全部费用也都由民间基金会给予我们支持。”在芬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PinkTwins很轻易地就获得了欧洲巡演的机会。在他们看来,这恰是芬兰当代艺术发展迅速的关键之处。

  噪音制造者却是沉默一族

  当扩音器爆发出猛烈、密集的震撼时,操控这声音的PinkTwins只安静地触键、调音。两个高大的身影几乎融入黑暗,让人忽略。

  制造这些噪音的艺术家们,是怎样的一群人?

  “我所认识的圈内人,基本都像我们这样,比较内向。”Vesa说着,脸上立即泛起一层红晕,带着羞怯的笑。交谈中,他们总会这样童贞地笑,只有白皙手臂上忽隐忽现的文身,暗示着他们的身份。他们制造着喧嚣,自己的嗓音却低沉无比。创作之前,他们需要的也是宁静的思考。

  “不做音乐的时候,我就拿着摄像机离开城市去拍摄图像,搜集我们需要的视觉艺术的素材。”Vesa说,素材的内容是什么并不重要,在演出现场,所有素材都会被解构重来。

  Vesa喜欢听古典、爵士音乐,那是他灵感的来源,也是另一个音乐世界。Juha则喜欢弹钢琴或编程,钢琴是Juha从小就学习的乐器。

  噪音的听众会是谁?面对这个问题,Vesa再一次腼腆地笑了,目光遥远地望着黑暗处,沉默半天,一字一句地说:“每一个人吧。这不是一个特别的群体,不管你是什么阶层的人,都会对这种音乐有不同的反应。”

  演出过程中,受不了冗长噪音的观众一个个离席,PinkTwins仍在黑暗中旁若无人地继续自己的音乐。演出结束,PinkTwins在最后一批观众里找到记者,送上他们今年发行的现场版新专辑《P a i n t I n P i n k》。

  要求他们签名时,Vesa从裤兜里掏出一张废纸,认真拼写下记者名字,再抄到CD封套上。然后一路小跑到弟弟Juha身边,索得他的名字,这才郑重递上CD。这个过程中,两人只谦和地笑,并不多语。


中国首选,价值之选!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
010—58685866(北京)
021—52132511(上海)
020—34254460(广州)
0755—82416077(深圳)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