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随笔砸谈 > 正文
 

民间艺术:市场火了规矩没了工艺差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8日 11:58 第一财经日报

  11月15日,上海民族民间艺术博览会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记者在现场采访到的一位织绣品商说,仅开幕当天上午他就卖出了上万元的绣品。如此看来,民族民间工

  艺品确实“火”了。但如何让这些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的新兴民族工艺制造厂、坊遵循传统,正规发展,成为民艺大师们最关心的问题

  本报记者 孙菱

  78岁的杨洛书老人是杨家埠木版年画最杰出的代表人物,当他半年前接到上海民族民间艺术博览会组委会的参展邀请时,踌躇了好一阵子:“家里接的活儿(指木版年画)都干不完,如果我出去一趟,他们就更慢了。”来上海,会影响他每天生产3000余张年画的工作进度。

  11月15日,与杨洛书一起出现在2005上海民族民间艺术博览会上的,还有民间皮影雕刻艺术家汪天喜、徐氏木偶雕刻传人徐竹初和唐卡绘画艺术家西合道等10多位由中国民间艺术研究院认定的民艺家。他们把自己的拿手绝活带到了上海,在上海展览中心进行为期6天的展示。

  “没想到民艺之风刮到了上海,中国这个最‘西化’的城市居然也开始重视民族民间工艺了。”在皮影艺术家汪天喜的眼里,民族工艺品重新“发热”,也就是这两三年间的事情。“以我做的东路皮影为例,3年前在陕西做这个行当的艺人不过几十个,现在少说也有百来户。”就是在以世代生产木版年画而著称的山东潍坊杨家埠,艺人们也敏锐地感觉到民艺品开始“热”了。“这两三年来杨家埠年画确实很火,但精品少了,粗制滥造的多了。为了节省制作时间抢市场,村子里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精心做年画了。”杨洛书的大儿子说订单多了,大家都忙着完成任务,很多不合格的年画也流传到了市场上。和他有着相同困惑的,是徐氏木偶的传人徐竹初。这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生活在

福建,他的木偶一直销往台湾和香港:“近两年,来自国内教育机构、新加坡和美国等地的订单增多了。很多年轻人也开始学做木偶。这原本是好事,但我发现现在市场上急功近利的手艺人也越来越多。”

  杨洛书:杨家埠年画的老规矩没人记得了

  “现在杨家埠年画比以前更出名了,市场更好了。”杨洛书刻了60年的年画,常年握刻刀的手,手指没法再伸直了,右肩也因为多年来的缩膀借力而明显地塌了下去。对于杨家埠年画,他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一位。“可是这市场也更乱了,老规矩都没人记得了。”

  现在杨家埠有300多户人家,其中有290多户从事年画生产工作,每年要生产年画四五十万张(册)。其中的大户便是杨洛书的通顺德画店,他外聘了8个工人,和自家的4个子孙一起工作,每年要制作生产各类木版年画20万张(册)左右。通顺德画店现在每年的收入是几十万元,除去工人每人每年1.7万元左右的工资和工本、颜料费,剩下的纯利润也有20万元左右。杨洛书说,这样的制作量,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

  尽管杨家埠的艺人们越来越有钱了,杨洛书还是很担忧。他认为,相比之下,现在的杨家埠年画比以前更“滥”了。在过去,杨家埠生产年画不是全年性的,那只是农余的副业。从农历十月初十到腊月初十,家家户户都可以做年画,卖年画。可是在期限之外谁也不能制作年画、卖年画。一旦被发现,不仅卖年画所得收入都会被上缴充公,所有年画及制作工具会被没收、捣毁。“所有村民都自觉遵守这样的制度,因而杨家埠年画在市场上一直显得很金贵。”让杨洛书感叹的是,这样的制度也没有人再遵守了:“现在走到潍坊,四处都是杨家埠年画,质量参差不齐。”

  如今的杨家埠木版年画,因为生产的量得不到控制,市场显得越来越饱和。为了提高

竞争力,许多艺人只能把自己的年画降价。降价就意味着压低制作成本和缩短工时,于是刻功粗糙、纸张低劣、颜料不符合要求的杨家埠年画越来越多。最让这位老人担心的,还是杨家埠的年轻人:“后生都出去跑市场了,只有老人才留在家里刻版。这是门制作年画过程中最重要、也最难学的技术,老一辈刻工都是从年轻时就开始学起的,需要长年磨练。我真担心,杨家埠年画‘火’过之后,这些技艺会失传啊。”

  西合道:唐卡,一不小心就被偷了去

  西合道7岁开始跟着自己的舅父、著名的唐卡绘画大师尕藏学习绘制唐卡,至今已经42年了。他一直认为,有信佛的人,就有需要唐卡的地方。于是,在过去的十几年间,他的唐卡不仅走出了青海,走出了寺庙,还出现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信徒家中。只是,这几年,他已经不在自己家里挂唐卡了。

  “不是不喜欢,是怕被盗。”西合道黝黑的脸上满是无奈的神情,“这两年要买唐卡的人多了,唐卡价格一路看涨,现在小偷都盯上它了。一张一米见方的唐卡到手,就等于赚到上万块钱啊。”虽然西合道还没有遭到偷盗,但他的邻居中不乏不幸之人。

  西合道笑称自己是给喇嘛打工的,因为寺庙一直是唐卡最重要的买家。从2002年开始,西合道发现到自己家来订制唐卡的人越来越多样了:“除了寺庙和海外的代理商,旅游景点的经销商、国内的教育机构、艺术研究机构也纷纷前来订制唐卡,这是近两年唐卡卖得越来越好的一个重要原因。”

  “现在我的工作已经排到了2007年,2006年全年都得为订单忙活。”在西合道看来,制作唐卡是一项非常严肃的事情,一笔一画都不能马虎。打磨底板、上底色、勾勒线条、上色、上金——一个个步骤都得费功夫,急不得。他说制作一张好的唐卡是没有时间限制的,可以是几个星期,也可以是几十年。因此,西合道一年最多只能完成100多张唐卡,这还得依靠他的20多个学生的帮助。他们帮助西合道完成打磨底板、上色等简单的工作,每人每天能从他这里得到30~70元不等的报酬。

  过去,西合道家族的唐卡绘制技术是不传授给外人的,但是西合道改变了这个祖训。他把工笔技术传授给学生们,还警戒他们做唐卡一定要严格遵守“神佛造像法”的限制。过去,在青海从事唐卡绘制的艺人不过千余人,现在已经有3000多人了。西合道说:“我希望我的学生能从我这里得到正确的教育,从而可以纠正那些错误的唐卡绘制方法。”然而,最让西合道头疼的,是那些偷工减料的唐卡。这些唐卡看不出构图上的错误,但是在染色过程中不遵守程序——原本要求上三四遍颜色才能完成的工艺却被缩短为一次性上色。对于新的一次性唐卡来说,它们貌似与上过三四遍颜色的唐卡无异,但这样的唐卡只能使用一两年,而正宗的唐卡却可以使用上10年而不褪色。很多订货商都青睐于这种便宜的唐卡,这对事事要求严谨的西合道而言,无疑是根“心头刺”。

  汪天喜:东路皮影火了,西路皮影快要没了

  现在,每天7点钟,从事皮影工艺制作30年的汪天喜家就要来20多个学生。去年,汪天喜完成了几千件皮影作品,除去工本费和颜料费,以及付给学生们的报酬,他自己还剩下三四万元。这样的收入,在陕西已经算不错了。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看好并加入到这个行业中。

  汪天喜17岁时便师从著名的皮影艺人李占文,30年来一直在学习和创新东路皮影的制作工艺。在他看来,现在的东路皮影比西路皮影“火”是个事实,但东路皮影正在逐渐地丢失传统,也是事实:“西路皮影制作工艺复杂,要求严格,各方面都必须遵守传统的工艺制作方式,一般人很难在短期内学会,所以现在的学生都会选择走东路皮影的路子。”

  “过去,订制皮影的都是戏团。1985年左右,国家机构的订件也渐渐多了,那时候流行把皮影作品作为赠送外宾的礼物。现在皮影戏演得少了,来订件的戏团也少了。相反,近两年,媒体和教育机构对皮影却重视了起来,随着宣传的扩大,许多机构都到我这里来订购皮影。其中,有一些是中小学校,有一些则是美术院校或艺术研究机构。”汪天喜说自己还身兼着一个副职,每个星期他都要到家附近的小学里为学生们讲解皮影制作过程、流传历史,有时候还要给孩子们演上一段。为了让学生们喜欢皮影,原来为戏剧而做的传统造型皮影作品在市场上也越来越少了。传统的人物皮影造型只有美术院校和艺术研究机构才会欣赏,许多皮影艺人都不得不改变路数,尝试卡通、新人物仕女画等。

  不希望传统的皮影造型没落,汪天喜开始尝试以四大名著为题材的创作计划。2000年左右,他的《西游记》以2万多元的高价被西安美院收藏。一年多之后,他的另一套作品——《水浒108将》又被甘肃的一个国家机构收藏,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鼓舞。汪天喜说:“我相信传统皮影还是有市场的。”这对不断开发新造型、处于火热市场中的东路皮影仿似一针“清醒剂”。

  徐竹初:切忌浅尝辄止

  徐竹初说话时带着浓厚的闽南口音,这位徐氏木偶雕刻技艺的现任传人从小到大都生长在福建漳州。即使是现在,闽南一带仍然是徐氏木偶发展的主要据点。

  有人笑称徐氏木偶的成功模式是“出口转内销”,这种说法不无道理。作为国家一级美术师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徐竹初也是第一个将木偶带到境外的工艺家。1980年,徐竹初第一个将他的木偶带到了台湾地区,从此他的徐氏木偶在台湾市场声名鹊起。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的木偶主要销往港、台地区和东南亚。许多学校拿它们当教具,还有些专业的傀儡戏戏班也非常需要我们增加新的戏剧人物造型。”有人问徐竹初,是否承认自己是闽南一带最富有的工艺大师,他笑笑说:“现在,我每年会接到几万份订单,其中许多订单来自境内,而且这个数字还在增加。我越来越看好这个市场,会有越来越多的工艺制作人在这个市场中致富的。”

  福建的木偶制作分为南、北两派,以徐氏为代表的北派生活在漳州一带,而聚集在泉州一带的则为南派。在徐竹初的印象里,10年前从事北派木偶制作的专业制作坊只有10多家,近两三年已经增加到近30家,每年要生产木偶10万多件。“闽南一带教育机构的订件需求增多了,许多旅游景点的经销商也希望我们把木偶作为具有民族特色的玩具进行开发,现在从事这个行业的人越来越多了。”说这话的时候,徐竹初从随身携带的行李里拿出一个可以活动的小狮子。狮子的外形是根据港台一带的舞狮造型改造的,增加了活动机关后,这个小狮子可以在吊绳和操作竿的控制下翻腾跳跃。像这样的小狮子或人物造型的摆设、玩具零售约人民币50元一个,而制作精良的戏剧人物木偶则为500~5000元不等。

  徐竹初说,虽然专业的木偶制作坊多了,但它们之中能生产制作精良的木偶的并不多,因此制作高端木偶的市场仍然没有被完全开发。“切忌浅尝辄止,这是父亲在我小时候对我的教诲。我相信对于那些新建立的木偶制作坊同样有用。”


中国首选,价值之选!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
010—58685866(北京)
021—52132511(上海)
020—34254460(广州)
0755—82416077(深圳)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