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随笔砸谈 > 正文
 

屈辱的记忆与情感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6日 07:46 第一财经日报

  宋佩玉/文

  活在21世纪的人们,大多了解甚至亲眼见证到了恐怖分子攻击纽约的世贸双子星大厦,对于美国的政府以及美国人的尊严带来的严重伤害。如果说这是一个报复行动的话,显然是非常有效果的。顺着这个思路,或许你能理解当英法联军把圆明园整个焚烧,对中国皇帝的“惩罚”是怎样的沉重,以至于咸丰甚至被描述为因此抑郁而终。接下来的同治跟慈禧都
一心想要重新修复圆明园,可是内忧外患的中国再也没有能力来实现这一梦想,圆明园从此越来越残破与荒废。

  如今的圆明园,在许多人的心目中,仅仅是电影、电视和图片中经常看到的屹立在废墟上的几根汉白玉雕花石柱。其实,这几根石柱,只是圆明园三园中长春园西洋楼远瀛观的遗物。西洋楼包括谐奇趣、蓄水楼、养雀笼、方外观、海晏堂、远瀛观6幢欧式建筑,三组大型喷泉和若干园林小品。而这些西洋建筑,沿着长春园的北墙呈带状展开,占地约120亩,为长春园的1/9,圆明三园的2%。尽管这几根石柱是圆明园遗址上最突出的标志,但是,它不等于圆明园,更不是圆明园

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的代表。圆明园之所以名闻中外,被西方人誉为“万园之园”和“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并不是因为占圆明园2%的欧式建筑,而是占圆明园98%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古典园林。当然这只是冰冷的数据统计,现在去看圆明园遗址时,怎么也没有办法想象它当初是怎样盛极一时。

  多年以来,许多现代作家都热衷于描写有关圆明园的故事来吸引读者,各种逸闻秘史不间断地出现在杂志和报纸副刊,研究圆明园的著作也不断增加。然而在《追寻失落的圆明园》面世之前,始终没有一个人对这座华美的帝王宫苑作过全面而透彻的深入研究。汪荣祖先生对圆明园产生兴趣是从1981年夏天开始的,2001年,A Paradise Lost:The Imperial Garden Y uanming Y uan 由美国夏威夷大学出版社出版,并被全美研究图书馆权威期刊《选择》(Choice)评选为2001年度“各学科最佳学术著作(List of Outstanding A c a d e m i c T i t l e s)”之一。最近,这部据称中文出版史上介绍圆明园最详尽的著作,已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引进出版。

  这部著作,通过严谨的考证、流畅的叙述、精彩的图片、丰富的内容,首先呈现出圆明园建筑的外观与内涵,并讨论这些组成部分的来龙去脉与演变过程,及其在美学设计与布局上的意义;其次考察了雍正至咸丰5位清帝在圆明园的日常生活及政治活动,探讨了圆明园的组织和功能,包括皇帝及其亲属、侍从、大小官员、太监、侍卫、僧侣,以及园内各方面的生活,诸如游览、接见宾客、处理政务和写作诗文等。最后,检讨圆明园的兴衰,详细讲述了圆明园被焚毁、劫掠以及逐渐破落、荒废的过程。

  清朝自雍正始的5个皇帝,用了超过150年的时间来经营圆明园,圆明园里面所呈现出来的景观与气派,参观过的外国使节都赋予了极高的赞美,他们认为圆明园所呈现的建筑理念与风格,远非当时英国或者其他欧洲庭园所能够达到。细节上而言,圆明园在节庆的时候一个晚上所施放的烟火,也比这些使节一辈子所看过的烟火的总和还要多。这些描述颇令人意外,但事实上反映了圆明园远超过我们所能想象的堂皇与奢华。不仅如此,因为皇帝们常年驻跸圆明园,使得这座宫苑实际上已成为帝国的中枢。

  在写书的过程中,汪荣祖的内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起初的仍“希望重现圆明园的昔日光辉”到写书时已感到“重修圆明园之无意义”,他认为如今“最大的问题尚不是财源,而是技艺失传”,“即使财、艺俱备,再造出来的圆明园也是假的,还不如好好整理与保存真实的遗迹”。在园林史上,也许没有别的园林蕴涵如此丰富的记忆与情绪。而这种关于圆明园的记忆与情感,则必须从中国近代屈辱史中去理解。

  《追寻失落的圆明园》无疑是一本正式的学术著作,作者汪荣祖其实也是大有来头而且学富五车的历史学家,在美国维吉尼亚州立大学(柏堡)任教31年,现任台湾嘉义中正大学讲座教授,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员、咨询委员,纽约PeterLang出版社《中国近代史研究丛书》主编,出版了包括《史家陈寅恪传》、《晚清变法思想论丛》、《康章合论》、《史传通说》、《章太炎研究》、《走向世界的挫折:郭嵩焘与道咸同光时代》、《蒋介石评传》(与李敖合著)、《康有为》、《史学九章》等十几种著作。

  我曾不屑于港台欧美学者写的某些中国史,因为原始档案资料的缺乏,似乎带给历史与真实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直到开始研究近现代史以后,才发现这是个非常严重的错误观念。正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才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历史,唯有透过不同角度的观察,我们才能使历史的真相得以呈现,也唯有透过不同角度的观察,我们也才能得以更加了解自己的文化。更何况,在该书的写作过程中,汪先生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特别是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藏的明清档案,阅读并收集了许多关于圆明园的著作和论文,因此其权威性也是不容置疑的。


中国首选,价值之选!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
010—58685866(北京)
021—52132511(上海)
020—34254460(广州)
0755—82416077(深圳)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