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翎
最初是从流行文化开始的。这两个月来,美国东岸兴起一股法国热,来源是一本畅销书,作者是一个住在纽约的法国女人,内容说法国女人从不担心发胖,因为她们深懂饮食均衡之重要,不节食,注重新鲜食物的原始口感,结论是:与其变成那些现代营养理论的奴隶,不如学习法国女人如何生活——几个世纪积累下来的实践经验说明了一切!
这本《French Women Don't Get Fat》出版之初没怎么做宣传,短时间却内卖了超过百万本,还有十多国译本,活像养生版《达芬奇密码》现象。《达芬奇密码》大卖令本来已够热闹的罗浮宫更添人满之患,《法国女人不会胖》热卖,直接受惠者是食品供应商,各地超级市场的奶酪、黑巧克力、韭葱等顿成抢手货,引来美国传媒专题报道。《纽约客》也刊出一格漫画,顺势幽了一默:画中两个纽约人在闲聊:“啊呀,我要搬去法国,好让自己不要发胖!”
对于自家文化扬威海外,法国人向来觉得理所当然,这样的好人好事回流祖家便轻易成了炒作的话题,法国媒体对作者的文化大使表现赞誉有加。最妙是作者亦不高举自我,接受同胞访问时强调自己只是像祖母妈妈那样生活……说到底,就让所有荣誉归于法式生活哲学,把同胞逗得乐不可支。
法式饮食生活,到了美国这个“暴食天堂”,即成化解脂肪的灵药。以这一招反击美式文化霸权,既含蓄又漂亮,难怪法国人大感畅快。受国家外交政治牵累,美法关系曾经陷入低谷,有反应激烈的美国人更曾喊出“如果爱国就请抵制法国文化”此类挑衅语句,又说要替薯条French Fries改名,就差没要求把自由神像送回巴黎去。法国人当然不示弱,继续对美式文化冷嘲热讽,又大肆揶揄美国总统布什的洋相。
近一点的例子,香港发展西九龙文化区,有地产商邀来美国博物馆集团“古根汉基金会”与法国当代文化重镇“蓬皮杜中心”合作。最初巴黎蓬皮杜与纽约古根汉互相颇不以为然,表明两者文化经营理念迥异,后来因“业务”至上终允联手合作,但预料仍保持各自独立发挥的空间。
美国学者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在《文明的冲突》里把未来冲突的温床,指向东西方文化、宗教之间的差异,却忽略了在西方文明的内部亦存在更千丝万缕、欲断难断的冲突线索,尤其是彼此在全球政治权力版图的竞争心态。
今回这股法国热的小阳春,让法国人更深信,美国现代社会精神苍白,还是必须回归欧洲文明吸收养分。但不要忽略,法国最新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移居美国寻找机会的法国人不在少数。许多年轻人厌倦了法国僵化的社会制度,宁愿向外求索,“美国梦”还没完全灭亡。
从这角度看,文明之间不单是冲突与差异,同时也有互补与支援的力量,两方关系就在各力量拉锯之中维持平衡、和谐,直至“擦抢走火”的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