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并购的进退之惑
据中新社7月20日报道,海尔已经退出了对美国美泰克的并购。笔者认为,海尔在并购上的进退对于我们客观看待中国家电业的国际地位是非常有帮助的。
海尔参与并购的原因并不难解释。早些年,海尔在美国办厂的事情遭到了海内外的
质疑,因为这些工厂必然是亏损的。因此有人说海尔是“墙外开花墙内香”,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的产品在国内更好卖。自己办厂的路子走不通,选择并购自然是有上进心者的理智抉择。必须指出的是,能与国际盟友参与这样的并购盛事,本身就是中国家电业家底变厚的体现。
海尔退出并购的原因似乎却要费心思量一番。事实上,如果从家电业的国际定位这个大局来看,答案就自然呈现了。也就是由于全球家电业变迁缓慢,中国家电业作为后来者还未能迅速将低成本的比较优势转化为江湖地位,前面还有不少的欧美和日韩的竞争者。产业变迁的速度影响着后来者赶超的速度,比较一下联想、TCL和海尔不同的国际化命运,这一结论就昭然若揭了。
(北京/斯庄)
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需要指标 也需要观念
据报道,《北京市区县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绩效考核评估体系研究》已经正式提交给了市委组织部及各区县。(见《21世纪经济报道》7月21日文章《北京的新意》)
这套评估体系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协调起来,统筹考虑。改革开放,从最初的经济改革开始到现在,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现在人们开始思考改革的下一步。贵报7月18日社评《坚守市场取向 攻坚综合改革》就提出下一步改革的方向仍是坚守市场取向,但是要进一步明确政府的职能,强调政府的“服务”和“责任”。
这个《评估体系》从根本上来说,是对政府的一种“目标管理”,评估的指标中列出了一些量化的指标,这对于政府的有效行政将会起到很大的约束和促进作用。但是,还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协调,并非只是硬的指标规定就能实现,还需要转化人们的观念,比如跟环保有关的全球变暖问题,这是日后将考验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问题,如何协调?如何处理?政府要发力,也需要培育人们关于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的观念,更要适当发展一些民间组织,为此协调做出努力。
(山东/晓杰)
博客时代的公众新闻不会质变
博客(blog是否会带来新的新闻交流方式;是否会导致私人新闻台的大面积诞生;是否会组成一种泛民众的自生传播方式?(见《21世纪经济报道》7月14日文章《博客时代的公众新闻》)
答案是否定的。博客并不应该像一些媒体那样矫情地认为是一种新的新闻交互方式的到来。实际上,仅仅就以新闻传播方式来说,我们完全可以认为博客仅仅是BBS的一种延伸,BBS是很多人聚集在一起发贴,但管理权限上交给所谓的斑竹;博客是每个人都有一个区域发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并拥有自己的管理权限是谓博主,但是博客通过更上一级的博客网站来聚集在一起。博客在某种程度上的确比BBS做得更私人、更快捷和更特色,同时,它的新闻信息组合更有意思。但是,就本质而言,博客并没有超越BBS,没有给我们带来新的信息质变。
(甘肃/高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