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全世界越来越多的外包工作以及数据中心转移到印度和中国,而且还有更多的公司准备这么做,但这是一种时代现象,不会永远持续,因此目前有关此类问题的说法多少有些危言耸听。
时代的发展也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的矛盾:一方面,全球化的威力日益凸显,另一方面,大多数国家的经济必须依靠自力更生。形容人们“被全球化潮流挟裹着”,既有一定的合
理性,又似乎过于无助,事实上,各国在投入全球化潮流之中,更主要的还是要依靠国家自身的努力。全球化的影响容易被夸大
全球化的程度和作用很容易被放大。麦肯锡曾表示,美国1.4亿个工作岗位中,有75万个服务性工作被转移到了国外,理论上讲,有9%的美国服务性工作可能会迁往海外,但麦肯锡又表示,未来30年里这部分工作岗位不太可能全部迁往海外。事实上,由于存在语言差异、管理方式冲突、电脑不兼容等等原因,美国的就业机会向海外转移的程度有限。而麦肯锡会同哈佛大学的经济学家的一项研究表明,人们高估了国际贸易对于企业生产的影响,因为通过研究调查发现,最近美国制造业90%的工作岗位损失归咎于美国国内因素。
此外,以爱尔兰为例,过去10年爱尔兰的经济年增长率平均为7.9%,而同为欧盟成员国的德国为1.3%。根据经合组织(OECD)的报告,1990年,爱尔兰的人均收入比德国低28%;到了2004年,爱尔兰的人均收入则高出德国26%。爱尔兰经济发展迅速,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该国积极引进外资,爱尔兰制造业的就业机会有一半来自外国的跨国企业,而德国的这一比率只有6%。全球化是“平坦的”
全球化带给各国和各地区的机会和威胁均等,如何对待面临的机会和威胁,会产生显著不同的结果。长期以来,人们对经济全球化存在一个误解,认为要素的自由流动会消除地点的重要性,并认为全球生产网络将取代产业本地化优势。
《纽约时报》的专栏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著有《世界是平坦的:二十一世纪简史》(TheWorldIsFlat:ABriefHistoryOf21stCentury),这本书描述了一种跨国供应链的经济系统,将服务外包给其他国家之后,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则不断加强。弗里德曼书中所言“世界是平坦的”,主要指贸易和政治壁垒的减少、数码革命的急剧发展,这一切都使得地球上亿万人同时做生意,甚至同时做任何其他事情。
书中记述了戴尔手提电脑的生产过程:得克萨斯和中国台湾的工程师合作完成设计;电脑芯片产自英特尔公司在菲律宾、哥斯达黎加或中国的分厂;存储器来自韩国、德国、中国台湾或日本当地公司;一些零部件(键盘、硬盘驱动器、电池等)则出自美国、日本、中国台湾、爱尔兰、以色列和亚洲的一些合资企业;电脑最后则在中国台湾完成。全球化要求共同发展
全球化的关键问题在于,国家心理、经济利益各异的国家是否能够合作,建立一个适用于所有人的体系。为了强大全球经济,具体国家的经济势必首先要得到发展,否则全球经济发展无从谈起。而假如太多的国家只顾及一己之私利,想要操纵这个体系,那么全球经济会变得不稳定,各国将会产生猜疑。
世界当然不是平的,虽然地理国界的作用不再成为桎梏人们的界限,但国家的市场确实存在,重要的一点是每个国家都在努力创造本地需求,提高就业。虽从表面看来,全球通讯和交通的迅猛发展不断推动全球化前行,但全球化的命运仍然受制于各个主权国家的一举一动。
(作者:罗伯特·塞缪尔森(RobertSamuelson),《新闻周刊》特约编辑;美国《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专栏作家范松璐编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