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上午,在沈阳市铁西区中国家具城油漆涂料市场门前,一名女油漆代理商开业促销出怪招:为了证明油漆是无毒环保漆,她竟当场喝了半杯油漆,并将半杯油漆倒入旁边的鱼缸中,4条金鱼还在鱼缸里游来游去。(《珠江晚报》7月17日)
凸显商业信用危机
如此近乎“自残”式的促销,当然是想以此取得消费者的信任。生意做到这个地步,也实在是尴尬,它凸显了我们社会中的商业信用危机。
消费者之所以不信任厂家商家,原因不在消费者,而在于厂家商家。有多少厂家商家曾欺骗过消费者,有多少消费者的权益被厂家商家随意践踏?我们的消费者几乎每天都生活在消费陷阱中,一不小心就能买到有毒商品,从“毒大米”到“毒奶粉”,从有敌敌畏的干鱼到有致癌物质的面包。不法厂家商家的巧舌如簧让我们屡屡领教,也让我们屡屡吃尽苦头,对此,我们消费者只有提高警惕,不轻易相信厂家商家的宣传,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办法呢?
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惩罚机制,商业信用如何建立得起来?没有监督的权力会腐败,没有监督的商业会“腐烂”,危害的将是广大消费者。(作者:欧木华)
不科学的测试只会误导消费者
笔者认为,用胃来证明油漆无毒,是在“忽悠”、耍弄消费者。因为,油漆对居室中人体健康的直接影响并不是消化系统,而是呼吸系统。因此全世界对涂料的健康控制指标主要的是对VOC(即可挥发的有机物)的控制,这才是吸进人体肺、支气管的毒物所在。
油漆对人的消化系统有何损害,目前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但可以肯定地说,油漆是不能食用的。无论产品质量如何,用这种方式来证实产品的安全性并不科学。油漆本身并不是食用品,而且对人体有害的是油漆所散发出的有毒气体。运用这种方法做测试只会误导消费者。
商品交换最终还是要以信用为纽带,而非“喝油漆”之类的故弄玄虚的“表演”,否则,如果再这样一味喝下去,对化工产品的促销是不是将变成“饮料”促销?(作者:沈峰)
一场营销的暴力表演
为了证明油漆是无毒环保漆,就当场喝油漆,说起来这是一种另类营销,可在笔者看来,它更像是一种营销的暴力表演!因为,油漆能否当作饮料喝以及喝下去会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即使质检专家也不曾作出认同态度。毕竟,油漆的研发并未像药品一样经过严谨的动物药理学或人体临床试验,谁又能保证它可以饮用呢?如果有了这些权威认定,想必,那些精明的商家一定不会忘记在油漆的说明书上加上一条“口渴时,本品可当作饮料饮用”!但是,这种可行性在未经权威认定的情况下,商家为了赢得消费者信赖,如此当场饮用,显然是拿自己身体健康冒险。
商家通过营销的暴力表演,自欺欺人地达到了“证明油漆无毒环保”的目的,但它对消费者的愚化作用,却是一种隐性的伤害。营销固然需要智慧,但它拒绝伪智慧。笔者希望,这样缺乏智慧的暴力表演今后不再发生。(作者:玉满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