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随笔砸谈 > 正文
 

西门子的无奈和宝马的强悍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5日 14:11 《中国企业家》

  文/李 航

  6月初在德国,有幸参观了几个总部在慕尼黑的跨国公司:西门子、安联保险、英飞凌和宝马汽车。可能是出于对信息行业的敏感和本人对汽车的爱好,我对西门子和宝马公司留下了较深的印象。

  在西门子,其总部负责战略的副总裁给我们作演讲,其间多次强调他经常往返于中德,着重突出西门子通讯集团在中国发展的宏图伟略,同时对西门子在中国的3G发展充满希望。看得出,西门子雄心勃勃,在即将到来的3G时代,期望在TD-SCDMA上与华为一起高歌猛进,目标为10%的3G市场份额。也许行业人士皆清楚,在2G移动通信设备市场上,西门子、阿尔卡特等厂商的份额之和不超过10%,在3G与2G紧密关联的客观条件下,西门子何以拿到10%?我忍不住抛出了这第一个问题。这位副总裁以不断强调与华为已成立合资公司,其与中国政府关系如何之坚固等来说明目标的现实性。

  不提华为则罢,一提华为,第二个问题即刻涌出:3G的三个标准华为都有投入,在TD-SCDMA上与其他厂商绑在一起目的是分散风险,而西门子的选择只是与华为共赌其中一项,而对其余两个标准似乎不再做争取,那10%的份额更是渺茫,因为整个TD-SCDMA是否能占到主流份额还是未知数。这个问题一出,这位副总裁除了跟我们说:“Let's see it”外,不再作任何解释。

  这些年西门子在中国电信领域的发展不尽如人意,以上两个问题的核心是:西门子通讯集团未来两年的突破点在哪里?但似乎得不到答案。由于其本身庞大的身躯和多元化发展(2004年整个集团销售额为750亿欧元),以至于不得不剥离其芯片部门——英飞凌,而使英飞凌不被整个集团的低效率拖死。在中国市场,我们看不到西门子的改革动作,相比GE、和记黄埔等同以多元化著称的公司,西门子的发展似乎体现更多的是无奈。就在我们参观完的第二天,西门子宣布将其手机部门卖给了明基。

  处在同城的宝马景观完全不同,这里一片繁荣。我们实地参观了锻压、焊接、涂装、总装和检测等几个主要车间。除了感叹其规模宏大、设备现代化自动化外,给予我们更多的是心灵的震撼。这次机会难得,一般代表团不能看全这么多车间尤其是涂装,印象最深的是从最后一个车间走出后,大家集体失声,尤其是平常感觉较好的几个同行者突然也缄默不语。在德国人强大的工业文明面前,我们确实应该沉思:差距还是来自于人本身!期间,问及宝马的一位工程师:消费者买车应怎样选择?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最好买德国车,其次是日本车,最后再选美国车。站在宝马让人惊叹的生产线旁,这句话似乎不仅仅出于对自己产品的热爱。据介绍,宝马新3系即将在沈阳生产。

  这不禁让人感叹:在汽车领域,中国人难道只能作些销售渠道、售后服务等需了解国情的工作吗?汽车工业的华为、中兴何时能出现?

  (作者为中国网通深圳分公司总经理)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