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随笔砸谈 > 正文
 

让新型农民挑大梁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4日 10:51 人民网-人民日报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述评之七

  本报记者 于猛

  谁是田里的主角?农民。

  但有调查表明,我国大多数农民只能从事简单的传统农业耕作或只有传统农业的经验和技能,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怎么办?“换个角度看,这也说明,当前农村人力资源可开发的潜力巨大。”农业部科教司教育处处长寇建平告诉记者,“通过各种培训,尽快帮助农民掌握新知识、新技术、适应现代生产方式,逐步使他们成为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成为种田的主角。”

  有没有培训 效果不一样

  “老师把我们村的马整没了。”问起接受培训后的情况,吉林省双辽市双山镇玉尺村的农民吴尚臣这样告诉记者。

  “老师跟马有什么关系?”记者不解。

  原来,几年前,这个村在县里还是个有名的落后村,主要靠马耕地。自从接受培训后,村民逐渐富裕起来了,便开始卖掉马而改用拖拉机耕地。

  吴尚臣算了一笔账,他家有35亩地,过去种玉米,每亩地纯收入500多元,现在听农广校老师讲课后改种花生,亩纯收入达850元。35亩地就能增收12000多块钱。“科技知识能助我增产,市场知识帮我卖个好价,法律知识让我防骗,不学新知识就吃大亏了。”吴尚臣感慨地说。

  双辽市农广校校长刘贵告诉记者,在双辽市像玉尺村这样接受过一种或几种培训的农民有7万多,他们普遍接受了先进的耕作技术以及田间管理方法,以及市场和法律知识培训。

  新型农民逐渐成为主力军

  提高农民的素质,尤其是科技素质,就是要农民改变世世代代传统的耕作方法与经营理念。

  各地探索了一些有益的做法,力图使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学了能用,用了能致富”。双辽市的办法是农民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课堂就在田间地头,教师驻村,随叫随到。甘肃省文县以“骨干农民”示范带动的方式搞培训,也取得了较好效果。该县以茶叶大户邱国祥为带动,对青年农民进行茶叶种植、加工、营销等培训,现在受训茶农家庭年收入由2001年的4500元增加到现在的1万多元。湖南省长沙县请来了有博士、高级教师参加的专业教师队伍,自编“乡土教材”,上门上课,通过几年的努力,现在全县农业科技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农作物新品种的更新率达到近97%。

  许多农民接受培训后,有了自我发展的想法和能力。江苏省涟水县农民刘中洪学习了市场营销、农业政策法规等知识后,做起了农民经纪人,不但使自己种植的蔬菜找到了销路,还解决了本村其他农户的销售难题。福建省肉牛饲养大县明溪县,过去养牛效益很低,农民学到了市场营销和现代农业生产等知识后自发组织了肉牛饲养协会,上挂政府,下联农民,自主开发市场。目前,全县有一定规模的私营肉牛养殖场9个,带动农户500户。

  为加快培养新型骨干农民,近年来,我国着力实施了“绿色证书工程”和“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据农业部最新统计,这两项工程累计培训农民达2000多万人次。新型农民已逐渐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他们带动了广大农民科学种田和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据浙江省有关部门测算,系统接受培训的农民年收入人均普遍增幅在500—1000元之间。

  培训还需再加力

  据了解,这些年我国在提高农民素质上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就全国而言,目前在农村从业人员中,真正接受过系统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还不足5%,这个数字与4.8亿农村劳动力的培训需求相比,相差很大。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地方对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性认识还不足,把培训工作当作软任务,可抓可不抓。有的地方甚至认为农民教育是农民自己的事。个别地方出现培训工作无规划、无人管、无经费的“三无”现象。投入不足也是制约农民培训的重要因素,由于经费的缺乏,一些地方难以有效持久地大规模开展农民培训工作。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