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脸之惑
口述·北京大学临床心理中心 范肖冬/整理·本刊记者 李占舟
人一生下来,就自觉不自觉地在扮演角色。成为合格社会人的路上,要理清长尊卑幼,与别人合作,或者对立。一个人的角色多的能达到十几个,甚至超过20个。
社会通过法律法规、道德舆论、教育等赋予每个角色大致标准,运行自己的规则。这些规则先于我们存在。我们成长的过程,就是适应角色的过程。
企业家角色要求以公司利益为中心,抓住一切时机,盈利,收购扩张。纯理论而言,他们应当是不择手段。当然,其他角色对他有约束,比如做一个守法公民。一般情况下,接受的教育越多,道德感,法律的约束就越多。从这个角度看,儒商的角色冲突最为严重,他所受的教育告诉他要有恻隐之心,不欺诈,真,善,作为商人却要“唯利是图”。
潜意识里,学者出身的企业家做企业时会运用学术研究的心态,甚至在生意中讲究求真务实。结果,经营行为受他的背景、专业很大影响。
没有一个人可以完全生活在一个角色里面。过分投入可能导致精神崩溃,很多演员都是如此。演员每演一个戏就要休息一次,或者演一段戏就要休假。他必须找到自我,否则会在身份上产生混乱。成龙演过一部电影《我是谁》,主人公受伤醒过来后,不知道自己是谁,非常痛苦。要在茫茫人海中给自己定位很难,只有知道往哪个方向发展才能很好前行。
人就是这样,游走在多个角色之间。相比之下,女性有一段额外的社会压力。如果妻子的强势会影响夫妻的感情生活。心理学研究表明,男性比女性更脆弱。
对处在角色严重冲突,处理不好角色的企业家,有一个重要建议。从根本上说,主要是做企业占用的时间太多造成,而这又是由于欲望太深。所以,要在现实允许的情况下,减少放在企业上的时间,逐渐培养管理梯队,放权,把自己的时间匀到其他角色中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