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受之
在中国的艺术圈子中,一讲到“学院派”,好像牛得不得了,并且正统得不得了。其实这个词在西方早就作古了。最近我到巴黎特别集中看了学院派一系列大师的作品,也对法兰西美术学院的背景作了进一步的阅读和了解,很有感触。
故事还得从5年前谈起。
2000年,北京的中央美术学院从王府井的旧址迁到东三环望京的新校址去,为了配合迁校大事,举办了很大型的学术和庆祝活动,邀请了许多国际知名学院的负责人和权威艺术家、设计家来参加。国内差不多所有知名美术学院的院长都出席了。我也是被邀请的一个,因为在美国工作多年,被归入“外国专家”之列。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接见参加活动的外国专家,我是和他们一起去中南海的。
这批外国人在艺术教育界也都是顶级人物,光是名牌大学的校长就一群:东京艺术大学、多摩艺术大学都是日本数一数二的顶级学府;格拉斯哥艺术学院是查尔斯·玛金托什的母校,听名字就令人肃然起敬;韩国的宏益大学是韩国设计教育最高学府,里面个个英雄好汉。
我记得在副总理会见我们的时候,有一起合影的程序,和副总理站在中间的就是法兰西高等美术学院的院长,叫亨利-克劳德·科索( Henry-Claude Cousseau)。其实,从学院水平和实力来说,法兰西高等美术学院比我们这批人所代表的学院没有什么优势,讲前卫、讲写实、讲设计,他那个学院都不是第一位的,但是大家还是心中有数,把他视为我们这群人的代表,会谈的时候他坐在副总理旁边,与副总理对话的时候也是他代表我们发言。我想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他的学院是世界美术教育的发源地——所谓“学院派”,原来是指他那个学院毕业的人形成的派别。
“学院派”现在是个大写的名词,法文叫Beaux Art,相当于英语中的Fine Art,“美术”的意思。其实中文中的“美术”,就是从这里翻译过去的,beaux 是“美丽”、“美好”的意思,art是艺术,美好的艺术,不就是“美术”吗?
学院派的发源地,就是巴黎塞纳河左岸、隔河与罗浮宫遥遥相望的法兰西美术学院,现在叫国家高等美术学院,地址是波拿巴特路14号。波拿巴特是拿破仑的名字,那条路就在塞纳河边,河对面就是罗浮宫——你说当年路易十四建造这个学院的时候给他们多高的规格啊。
我去巴黎,总到学院看看。今年有点沮丧,是因为整个学院都撤了出去,在大规模装修。院子里放了个巨大的、集装箱一样的垃圾箱,一些古典雕塑散落院中,晚上经过,灯火全无。没有时间去找我认识的学院教授,或者找科索院长,问问什么时候才能够恢复旧貌了。
虽然现场有点凋零,但是这个学院可以说是全世界19世纪、20世纪初期美术学院的发源地。不但影响整个欧洲、美国的早期美术学院体系,也影响俄罗斯圣彼得堡的美术学院,现在的列宾美术学院前身,就是俄罗斯皇家美术学院,是卡捷林娜女沙皇建立的,模式就是参照法兰西美术学院。之后又影响中国,国民政府时期中央大学的美术系,1949年后的中央美术学院和全中国的美术学院体系,都是参照这个基础而建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