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随笔砸谈 > 正文
 

巴丹木告诉我们什么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27日 09:45 人民网-人民日报

  王慧敏

  巴丹木的“壮大史”,其实,就是农业在科技翅膀下孵出来的增收。它给我们的启示,已经远远超出了巴丹木产业自身

  如果你到新疆,当地朋友一定会劝你带些巴丹木回去。

  巴丹木是世界四大著名干果之一,果仁类若杏仁,入口香味盈喉沁心。巴丹木不但好吃,营养价值也很不一般,比同重量的牛肉高出6倍。国际市场上,1公斤巴丹木果仁可卖到8美元。在我国,只有新疆南部一些地区出产巴丹木。可惜的是,这么好的东西,产量低得可怜,一亩地也就三四公斤。由于产量低,农民很少有种巴丹木富起来的。

  巴丹木为什么产量如此低?千百年来,大家只埋头种植、采摘,很少有人去探个究竟。两年前,自治区农科院一位科研人员开始关注这个问题。他研究发现:巴丹木虽然与杏、桃、梨一样,同为“虫媒花”,但巴丹木花远远不如杏花、桃花、梨花香气浓郁,如此,春天百花盛开时,来采蜜的蜂群大多都被其它的花吸引去了。

  要提高巴丹木的坐果率,必须在花期把蜜蜂吸引过来。这位研究人员尝试着往树上喷洒蜂蜜水。这一简单办法,带来惊人的效果:蜜蜂纷至沓来。秋季一盘点,巴丹木的亩产一下子提高到了80公斤左右。从三四公斤到80公斤,这是多么大的跨越!产量上去了,巴丹木种植户的腰包自然噌噌鼓了起来,巴丹木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巴丹木的“壮大史”,使我们再次领略到了科技对于农民增收的重要意义。

  这些年,农民增收一直是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而农民增收的方式是多样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被认为是一个有效途径;增收政策更是实现农民增收的经济杠杆。这些年,大量的粮食直补政策为农民增收创造了必要的政策条件,而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建设为农民增收构筑了比较好的贸易平台。大量支农惠农的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局面的形成,到2004年,我国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936元,增收幅度创纪录地达到了6.8%。

  农民增收,是一项长远大计。当前,我们决不能以农民增收局面的好转而放松了抓农民增收这个“三农”工作的牛鼻子。从农民增收方式上看,无论是当前还是长远,都不能放松了农业内部的挖潜。

  内部挖潜靠什么?靠科技。巴丹木能“壮大”,靠的是科技;袁隆平种出“东方魔稻”,靠的是科技;反季节蔬菜在高纬度地区大行其道,靠的还是科技。目前我国农业的科技状况还很不乐观: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只有发达国家的1/2左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占30%—40%,比发达国家低20—30个百分点。

  巴丹木的“壮大史”,其实就是农业在科技翅膀下孵出来的增收。它给我们的启示,已经远远超出了巴丹木产业自身。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疯狂青蛙
疯狂青蛙疯狂无限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