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随笔砸谈 > 正文
 

中国的企业家缺什么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14日 15:50 人民网-市场报

  记者 晓侃

  企业家首先就是创造盈利的人,追求利润最大化,他把企业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其次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不断扩大社会就业机会。从本质上讲企业家是天生的妥协者。

  企业家是天生妥协者

  我们曾经呼唤中国需要企业家,抱怨中国企业家太少。但是,中国真正缺乏的是什么?是造就企业家的土壤和机制,而责任与利益是这个机制的关键。王效金在采访中对笔者说:什么叫企业家?说到底,企业家首先就是创造盈利的人,追求利润最大化,他把企业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把盈利看得高于一切,这就是企业家。第二,是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不断地扩大社会就业机会,提供就业岗位。第三,从本质上讲是天生的妥协主义者。企业家不是知识分子,不是那种高喊为真理而奋斗的人,企业家也不是敢于向权势作斗争的人。要知道,企业家为了完成对资源的配置,干好企业,就必须是个天生的妥协主义者。

  其实,知识分子和企业家是两种无法兼容的社会角色,两者只能得其一。在宽泛的语义中,知识分子是一种理念,是一种角色。“是流浪者,是边缘人,是业余者,是对权势说真话的人”。有文化不一定是知识分子。对任何一个企业家来说,没有任何一个事业比他经营的企业更重要,也没有任何一个标准比他创造的盈利更有成就感。很难把一个有社会责任感、正义感而企业却濒临破产的企业家称为卓越的商人。你再有社会责任感、正义感,企业没有经营好,你就不会得到社会的承认,本质上也就不是一个企业家。

  不要以道德来替代制度

  当今一些企业家,特别是小有成绩的企业家总希望把自己标榜为道德高尚、敬业奉献的人,总是以个人的价值取向、道德情操为标准来衡量事与人,总把个人的精神境界、喜怒哀乐和行为准则来替代市场中形形色色的人和事,那么一个以企业家作为自己终身职业的企业领导者,又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王效金就此告诉笔者:“一个企业家,若是这样做了,从表层看,他确实是个道德高尚的人,是一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但是,殊不知在他的操作中恰恰是个人破坏了制度的建设,贻害无穷。我国企业里的一些制度为什么执行不好,就是因为企业领导者总想用道德的力量牺牲自己的利益来求得大家的理解,求得大家的支持,其结果是都做了制度的破坏者。企业领导者提出的许多好的制度为什么到最后执行不好,不怪人家,其实都怪自己。如古井在历史上的一些做法,包括我自己都成了制度的破坏者,都想用个人高尚的道德来影响他人,用高尚的道德来规范他人,其结果我们影响和规范了什么?我们影响和规范的都是给古井平均主义罩上了一个又一个光环,加了一个又一个砝码,导致到最后古井都是平均主义。”

  王效金还指出,中国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住住会陷入两大怪圈,这两大怪圈严重制约着我们企业的发展,并且一直不能得到很好地解决。一是“轮回”的怪圈。当今中国企业三五年的成功并不难,难的是像可口可乐那样保持百年的成功。他慨言,古井也是在这个怪圈中磕磕碰碰,跌跌撞撞,并且一直在探索中前行。二是“个人英雄主义”的怪圈。在特定的时期,特定的阶段,一个企业的命运往往维系在一两个人或几个人身上。这种现象严重制约着中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制约着古井的可持续发展。

  未来企业制胜的根本,将不再是什么能人与点子,而是先进的制度体系!一个企业持续发展的进程,是以制度和独特文化的建立、巩固为标志的。只有将企业的制度化、规范化建立在各方利益协调下,或者说建立在各方合理利益的基础之上,这一切才会变成现实!也就是说,作为一个企业要摆脱这样一种怪圈,就必须要形成一种良好的制度,形成一种系统的支撑力量,才能避免“个人英雄主义”时代的再次发生。

  制度是决定性的

  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中国很多企业家都是有文化的人。多少年来他们都深受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深受优秀传统文化的品德教育。他们的内心都深刻地蕴藏着一种文化的理想,即一个国家的兴旺主要在于国民的文化素质,他们往往忽视了制度的设计、选择和建设。如果是这样,对一些企业家们来说就陷入到了一个死胡同,他们一直想用虚拟的文化、想用道德的力量来代替制度。

  制度是基础,文化是一种升华,文化是建立在制度基础之上的。从严格的意义上说,制度本身就是文化,或者说它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在现阶段要强调制度的选择、制度的设计、制度的建设,这是基础,只有把这个基础打好了,才能进行文化的建设,否则,盲目地提文化建设,其成本太大。

  王效金最后强调,文化不是决定性的,决定性的是制度的选择。你选择什么制度,你选定后通过多年的努力把这个制度建设好,那么在这个制度上将会产生新的文化。你这个企业的先进性才能得到保障。它既是个理论问题,也是我国企业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谁都回避不了。

  不要轻言改革和创新

  王效金说:我们的企业一旦走过了成长期,公司大了,钱有了,人也多了。这个时候,公司开始出现意见纷杂,思潮、战略、提议不断。对于改革与创新我们中国企业家们、管理者们要慎之又慎,不要轻言改革与创新。改革与创新都意味着你要付出成本和代价,改革与创新都意味着你要承担责任,不承担责任的改革和创新是不可取的,是对企业的不负责任。可能有的人还要说,我们的制度还要改革,要大胆创新,但是孰不知,这样就往往容易否定一个企业在发展道路上的“简单想法”,或者理想冲动,忘记创业的艰辛与原有的方向,从而造成企业徘徊不前,或者忽东忽西,人为地增加企业的战略成本,以至付出惨重代价。

  对企业来说最可贵的思想是什么?就是“坚持”!对古井而言,我们要坚持,按照一个古井基本法和八项制度以及修订的子系统的规章制度,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下去,坚持数年必有成效、必有好处、必有成绩。今天一个观念,明天一个理念,这个企业必然乱套。我们要坚持,就不要轻言改革和创新,不要随意打破既定规则,就要注意不违背当年的“简单想法”和成长的理想,这样我们才有可能避免成长期的痛苦。

  作为一个经营者,最大的忌讳是什么?就是不能坚持。或者说,经商的成功之道,个人的成功之道是什么?就是两个字:坚持。谁能坚持下去,谁就是最后的成功者。一个公司销售某种产品,推销成功了是什么原因?那就是意志的胜利。一个大方针确定了,就要坚持住,只有坚持住了,才能最终取得成功。而如果半途而废了,肯定会失败,是非常惨痛的失败,全盘皆输。实际上,许多问题不是真的失败了,而是没有坚持住。所以他认为,一个轻言创新、轻言改革的管理者,一个喜欢夸夸其谈、追求时髦理论的管理者,是一个不成熟的管理者。我们需要全心全意的行动,我们需要不折不扣的执行。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高考最后冲刺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明星电话被曝光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后金庸武侠圣经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