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老总们提个醒:别对媒体充哑巴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13日 19:15 中国经济周刊 | ||||||||
★北京中山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覃伟 覃伟,北京中山软件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1992年,清华大学毕业后,到美国从事自由职业。1999年回国加入北京中山软件集团。 大多数人对企业老总的印象基本就是:开不完的会,接不完的电话,见不完的人,批
也许是这几年,我国媒体太发达了的缘故,各种名头的记者越来越多,电视的、电台的、报纸的、杂志的,现在又多了一个网络的。面对这些职业“提问题”的,有些老总有点懵了,说话不像面对下属时那么流畅有条理了。该说什么、该怎么说在脑子里反复数遍。他可以不断学习自己行业内的知识,他可以保持超前的思维,他可以应付“高标准、严要求”的客户,但对记者,他好像就不知道怎么应对了。 所以说,中国的企业家,高调者寡,低调者众。 但现实是,在海量信息的时代,在传播媒介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全国人民获取信息的来源绝大多数都是依靠各种各样的传媒,甚至他们的购物倾向、生活方式选择都从媒体中获得。企业如果不通过媒体宣传自己,那么就很难保证让消费者知道你、选择你、爱上你。没看脑白金的广告嘛,虽然网络中爱搞笑的网民连年把它的广告列为“十大恶俗广告”之首,但是脑白金在同类产品中的销售排名也位居首位,三岁的娃娃都会顺溜地念出它的广告词。脑白金、巨人集团、史玉柱这三个名字只要有点风吹草动,就会占据媒体的头条位置。企业、产品、企业家,不知道是谁带动了谁。 品牌打造靠的是营销和宣传,个人品牌的树立仍要靠高明的营销和宣传。一句话,“咱们媒体有力量”,虽然星星还是那颗星星,山还是那座山,产品还是那个产品,人还是那个人,但经过媒体的“广而告之”,企业的销售额总会让老总们的脸“笑意盎然”,不但产品热卖,企业知名,连自己也混了个“脸熟”。 还有个现象,就是不爱名只求利的老总多得像天上的星星数不清,而既要求名还要求利的老总也像天上的星星不好数。 前者比如华为的任正非,华为产品打到国外,尽人皆知,但任正非绝少在媒体上亮相,几乎从不接受记者采访。还有美的的何享健,美的空调做到了全国第二位,但却很少人能见到何享健“真人”。后者如搜狐的张朝阳、万科的王石、海尔的张瑞敏以及联想的柳传志等,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企业的形象,传播着企业、品牌给公众带来的信息或者利益。媒体和公众对他们的态度犹如“追星族”。 我想,老总们“低调并快乐着”的原因应该有很多,比如时间真的有限、口头表达能力弱于实际管理能力、不爱大张旗鼓,善于闷头发财、担心自身利益和安全……这些客观或主观的条件,让一些老总与媒体始终保持一定距离,但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有些时候,企业老总不是想低调就能如愿的,因为随着企业的发展、竞争的加剧、行业的变化、一些非可控意外出现时,企业和老总都要情愿不情愿的向公众公布真相、开展宣传攻势、引导舆论。 而那些动不动就占据媒体头条的“明星”老总们,其张扬的风格也是有原因的。在当代中国,创造财富、拥有财富是高尚的、时尚的、光荣的。老总们不仅有帮股东挣钱的责任,社会还赋予他们展示和领导潮流的义务。“数字英雄”张朝阳和“地产大佬”潘石屹是新生代企业家中以“爱做秀且善做秀”而出名的代表人物。 对于许多企业来讲,本来就是以聚人为本的,眼球被有效的聚集,就等于已经赢了一半。如果一个人由于身体残障,不能讲话,我们就称之为聋哑人,同样道理,一个没有“话语权”的企业犹如一个“哑巴型企业”,或者虽能讲话,但他讲的只有他自己能听见,别人却无法获知,这样的话,这个企业和老总都不能称之为“健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