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随笔砸谈 > 正文
 

寻找马克·费尔特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07日 18:06 第一财经日报

  “深喉”和他的遗产

  本报记者 王长春 发自美国圣塔罗莎

  几天前的6月1日,圣塔罗莎PINER中学17岁的学生蕾希(LaciMoore),一阵风似地跑回家,激动地大嚷大叫,“妈妈,妈妈,他说他是!他说他是!”

  许久以前的1974年,经过长时间的国会调查和激烈的党派争吵后,在面临被弹劾的危险前,美国历史上最有权力的总统之一——尼克松不体面地辞了职。被普遍猜测是“水门事件”重要线人的马克·费尔特(W.MarkFelt),当时接受《华盛顿人》杂志采访时,却反复地否认:“‘深喉’以前不是我,现在也不是我。”

  30多年后,在加州旧金山北部一个仅有几万人的小城——圣塔罗莎,现年91岁的费尔特,终于承认了他就是成就了美国历史上一张伟大的报纸、两位极富传奇色彩记者的“终极告密者”。美国政治史上或许最勾心斗角的一幕,同时或许也是美国新闻史上最大的谜团,终于翻过了“历史的最后一幕”。

  但在蕾希眼中,这段历史却在她怎么也意想不到的地方复活。

  6月3日下午,《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从加州圣何塞,雇车行驶160多公里,经过反复寻找,终于来到位于圣塔罗莎西北的一个安静、甚至染有几分孤寂色彩的雷德福(REDFORDPLACE)街区。

  蕾希扎着浓密的、深棕色的马尾辫,时隔几日后见到记者,仍然激动得几乎语不成声。她回忆说,“当时我确实尖叫了起来,我不知道,我就是为此激动!人们或许认为我疯了,但我觉得我走进了音乐和电影。我的意思是,历史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蕾希说,她现在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拿着一本《华盛顿邮报》记者伍德沃德在揭发了“水门事件”后不久,所写的畅销书《总统班底》,走过查普曼街,走过苹果树街区,来到这个名叫雷德福的地方,来到费尔特那所典型的具有上世纪70年代风格、颇显残破的木屋前。

  她甚至已经设想了这样的场景:“穿过费尔特家狭窄的门廊,轻轻地敲门,然后等着人出来说,‘你好,先生。我叫蕾希·摩尔,我是PINER高中的一名学生,我正在学习水门事件的历史,能请费尔特先生在这本书上签个名吗?’”

  她肯定也重复看了几遍上个世纪70年代末红极一时的那部同名电影《总统班底》。有意思的是,影片中那位扮演伍德沃德的当红小生,名字也叫“RED-FORD”。

  蕾希说,她并没有如愿。因为费尔特的孙子出来告诉她说,等所有的“喧哗和骚动”平息后,她可以再回来。他比烟花寂寞

  喧哗和骚动!看上去确实是。费尔特家附近一位名叫特里(TERRY)的钢铁厂工人回忆说:“6月1日那天,我看到街道上一下子出现了这么多电视转播天线,我以为谁被谋杀了,或者谁炸了什么东西?”他同时感到困惑,怎么没看见有警车出现,也没听到刺耳的警笛?

  记者找到了当地一家名叫《民主党人新闻报》的报社,查阅了当时该报对“深喉”现身的一些报道。其中的一篇报道说:“对费尔特的邻居们而言,这几年来,除了车库不知什么原因突然着火,又或者是一位珠宝窃贼打伤了某人的头,并没有其他什么怪异的事情发生过。”

  除了这次——他们的老邻居费尔特出来说:“我就是‘深喉’。”

  然而没等邻居们反应过来,一大堆记者,扛着摄影机,拿着话筒,仿佛从天而降,已经开始了拉网式搜索,只要看到有人从费尔特门口经过,就冲过去采访。

  两天后,本报记者赶到时,所有的喧嚣,又都消失在空气中。邻居们依然三三两两地牵着狗从门前走过,孩子们也依然踩着滑轮或者滑板,来来回回地玩耍嬉闹……

  记者在费尔特家门前遇见了一位上海来的女士,她在多年前嫁到了这里,当时她和丈夫牵着一条斑点狗路过。见到上前问询的记者,她说:“平时也只是路上碰到这位老人,打打招呼,也没觉得有什么特别。只是觉得他特别和善,也特别沉默。”

  这位女士还感慨:“就在昨天,这里还到处是记者!”

  现在,只有门前一簇簇说不上名字的紫色、黄色的小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像是要低语些什么。还有门前的小块空地上生长着的多年常青树,枝叶茂盛甚至遮住了门廊,在傍晚的阳光下,投下了厚厚的阴影——自从十多年前费尔特搬到这里同在此地教书的女儿团聚,他就一直生活在这样一个低调、寂寞甚至有几分灰暗的世界。

  有邻居对当地的《民主党人新闻报》说,自2001年费尔特轻微中风后,就连他平时最爱去的街区内一个叫安东尼奥的酒吧,也很少见到他的踪影。

  来自上海的那位女士,也向记者验证了这一说法。她说,现在已经不复看见费尔特开着他的那辆红色旧别克车,在街道上转悠的场景了。

  这辆红色的别克车,现在正停在木屋车库前。旁边还有一辆体积稍大的克莱斯勒房车,看上去也比较旧了。

  记者上前敲了费尔特家的门,许久无人应答。高声询问后,才有一位肤色浅黑的男子,隔着后院篱笆同记者作了简单的交流。他叫费雷米,被雇来照顾费尔特。费雷米说,现在费尔特先生需要休息,不希望被人打扰。“该说的都已经说了。”“跟着钱走”

  果真如此吗?

  就在6月2日,现为《华盛顿邮报》副主编的伍德沃德,撰写长文详尽叙述了一度是联邦调查局“二把手”的费尔特,如何在震惊世界的“水门事件”中,成了他和合作伙伴伯恩斯坦的持续、可靠、权威的秘密消息来源。然而在文中,伍德沃德坦承,直到现在,他仍然不能肯定自己已经十分清楚费尔特这么做的动机。文章最后他写道,这么多年来他与费尔特一直保持着与众不同的情谊,然而“每当向费尔特提起这个问题,他总是回答说:‘我要按自己的方式做事’”。

  或者伍德沃德也在故弄玄虚,他想将答案留给预计一个月之后出版的有关“深喉”的新书《神秘男子》?出版了其多本有关华盛顿政界畅销书的西蒙·舒斯特出版社,已经开始为这本肯定又畅销的“伍德沃德造”大肆造势。

  出一本或者几本畅销书,肯定也是费尔特一家现在所热望的。就在6月3日,费尔特的女儿乔安,请她一位好友录了一堆电视媒体关于她父亲身份披露后的报道影带带至家中。最初也是乔安出面请了一位旧金山的律师约翰·奥康纳,写了有关“深喉”的文章,发在5月31日出版的《名利场》杂志上。按照《名利场》的说法,杂志先前多次就文章问题与费尔特家人和奥康纳联系,乔安曾经向他们暗示,“文章的发表,或许能帮助家里支付一些账单。”

  《华盛顿邮报》事后派记者分别采访了自己报纸的多名高层和编辑,以及《名利场》多名编辑,检视为何邮报反倒“漏了”这条独家新闻。《名利场》的编辑在接受采访时称,对于奥康纳既是费尔特家律师又是文章作者的身份,杂志并没有感到有何不妥。对于支付了1万美元给费尔特家人的问题,该杂志编辑说:“他们会问,‘为何只有媒体从中受益,而我的家人却一无所得?’”

  现在费尔特一家显然要求得更多。记者从圣何塞地方报纸《圣何塞水星报》同行手中要到了奥康纳联系方法,尝试联系这位一时声名大噪的律师。他的秘书说,奥康纳已经去了纽约。有美国媒体报道说,“深喉”身份披露后,一时间诸如华纳兄弟出版社、布朗出版社等纽约大出版公司,纷纷联系费尔特家人和奥康纳,商讨出书计划。有纽约出版界人士估计,按照现时行情,有关费尔特自述的书籍,开价应能达到百万美元。如果费尔特手上还留有“水门事件”过程中个人所写日记等文字资料,或者甚至又留有与伍德沃德多次地下车库秘密谈话的录音资料,开价应会更高。

  但考虑到年已91岁的费尔特健康和记忆力衰退等状况,也有出版界人士对这一价位持保留意见。

  不管如何,以费尔特FBI多年秘密工作经历和行事方式,今后在他可能出版的书中披露更多未曾公开的秘密,应当也不会出人意料。

  然而奥康纳却反复对媒体强调,如果是为了钱,他们并不会这么做。奥康纳说,在长达几个月的时间里,乔安一直“以一个女儿应当有的方式”,劝说费尔特接受“历史应当给予他的地位”——他是英雄,而不是叛徒。

  在5月31日《名利场》文章发布当天,费尔特的孙子尼克也代表家人发布了一个声明。声明中除了敦请公众像他们一样,视费尔特为“一位伟大的美国英雄”外,同时也隐约解释了为何费尔特默默无闻地甘愿在这样一个偏僻之地生活了这么多年——因为费尔特对自己的过去有所保留,他不能确定给《华盛顿邮报》秘密提供信息,对一个“FBI人”而言,是否合适。

  巨大的争议,其实仍在媒体和公众之间继续,甚至不乏浓浓的火药味。

  6月3日夜色初临时,一位名叫丽莎的年轻女子,驱车来到费尔特门前。之前她似乎还不敢确认是否找对了地方,见到记者,便停下车来问道“你是记者吗?”

  记者做了肯定回答。她便停下车,将一张卡片放进了费尔特家鸭子形的邮箱中。记者询问卡片内容,这位住在距此五分钟左右车程的文化研究者说,“我想谢谢他的勇气,谢谢他说出了真相。他为此牺牲了很多。”

  难道他不是背叛了尼克松总统吗?一如华盛顿的许多精英在电视上所激烈抨击的那样。

  丽莎说:“他当然背叛了总统,但他做了对美国人民忠诚的事情。”

  当晚记者再次经过金门大桥,回到圣何塞,已是凌晨。打开酒店电视,在CNN和FOX新闻频道,尼克松的前助理们,依然在电视镜头前起劲地喊到:“作为一位政府高级雇员,费尔特是一个不名誉的人!”最完美的匿名消息源?

  《华盛顿邮报》现在该检讨的,当然不仅仅是“漏了一条重大新闻”。

  就在前不久,邮报公司旗下重要的杂志《新闻周刊》,卷入了一场牵涉甚广的“匿名信源事件”。其最重要、也是唯一的信源——白宫的一名高层官员,拒绝就该杂志早先所作一篇有关亵渎穆斯林圣典《古兰经》事件的报道,再次进行清楚无疑的确认。《新闻周刊》由此遭受美国政府严厉问责和压力,并最后收回了这篇报道。匿名消息源可能被滥用的趋势,一时也受到了政府和公众的强烈审视,直到费尔特的突然现身。

  对于甚至包括《华盛顿邮报》自身在内的众多美国媒体而言,尽管“深喉”的身份被披露,意味着新闻界一个最牵动心弦的秘密被消解,但更重要的或许是,这毕竟证明了“深喉”这一近乎完美、神一般的消息源确实存在,并且现在已被众多当事人所证明。他不是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从空气中捏造的一个鬼魂。因为在大众眼中,至少在当时,这两位年轻的记者,将费尔特冠以一部流行的色情片名字,多少带有几分自嘲和不自信?

  有了“深喉”,媒体似乎又能再次确认一直所信仰的理念:记者,当然还有他们身后的信息源,能够一道拯救这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信任依然被信任,真相依然被披露。

  然而那毕竟是在30多年前:那时的媒体没有现时多,竞争还没有现时激烈,更重要的是,那时还没有互联网。

  那时新闻这一职业,还不是普遍地被尊敬(至少可从“深喉”取名上看出这一点):影片《总统班底》中罗伯特·雷德福和达斯汀·霍夫曼的出色表演,一定意义上改变了整个美国新闻业的发展进程。在尼克松总统辞职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无数美国年轻大学生,开始认真考虑将投身新闻事业,作为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更有无数年轻的女孩子,将嫁给《华盛顿邮报》记者,认真地作为自己的梦想。

  遗憾的是,一如伍德沃德多次公开所说,不是“深喉”,而是他们屡次去敲别人的门,推进了“水门事件”的惊人演变;某种程度上人们是否也可以说,推动整个美国新闻业地位戏剧性转变的,不应归功于两位邮报记者持续不断地敲门,而是那部红极一时电影中的两位“当红小生”?

  至少《华盛顿邮报》已经在反思,为何不能早一点报出这个独家新闻,因为在几个月前,它的执行主编已经向伍德沃德暗示,他所认识的那个老人年纪已经很大了,应当提前准备。当时伍德沃德回答说,他正在着手准备有关他和“深喉”关系的文章。但最后还是被《名利场》,这份一向标榜“广告和美文不分”的高端时尚杂志抢了先,而且是整整提前两周。

  当然,《名利场》或许也不能算是最大赢家。最大的赢家应是“深喉”披露当天,瞬间将此消息传至每一个角落的网络,还有瞬间以各种言论和个人书写方式来补充、改写甚至放大消息的博客(BLOG)。

  网络的威力或者说是无处不在的冲击,其实已经在记者此次寻找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6月3日当天,记者问遍圣塔罗沙大道上十多位当地人士仍得不到有关马克·费尔特任何消息。近乎绝望时,是路边一家麦当劳年轻的黑人女店员,指点记者可在店里的互联网设备上查找,看有否费尔特一家的住址信息。依言操作,果然自此一切顺畅。

  那么我们还遗憾什么呢?是遗憾这个物质社会最典型的一家滥情杂志,抢了严肃新闻纸的风头?还是互联网论坛和博客,将一个如此严肃的事件,再一次娱乐化?又或者是令人震惊地发现,人们其实已经不再关心“深喉”是谁?

  当被问及知不知道“深喉”时,蕾希18岁的同学马特对当地报纸记者说:“我告诉你吧,是阿甘(Forrest-Gump)。”他对于“水门事件”的所有知识,都是从当年那部流行电影《阿甘正传》中得来的,“因为阿甘看到有人在对面的房子里打不开灯,就打电话叫警卫来帮忙,于是发生了‘水门事件’。”当地报纸描述,“马特的话,引来同学们一阵笑声。”

  可是现在的年轻记者,又能指望到哪里去寻找自己的“深喉”呢?是从《蜘蛛侠》那套奇异的红服装吗?还是《星球大战》中绝地骑士手中挥舞的光剑?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端 午 节
快乐端午精彩图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