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周刊》事件引发美国各大媒体关于匿名信源使用讨论
本报记者 张燕 综合报道
不久前,《新闻周刊》关于古巴关塔那摩美军亵渎《古兰经》的报道引发了穆斯林世界一片声讨,后《新闻周刊》刊登编辑声明,承认匿名信源出错,报道失实,并公开道歉。
但白宫发言人麦克莱伦在发言中称,对《古兰经》事件的调查不能就此止步,并将矛头指向所有采用匿名信源的新闻报道。
在周二举行的白宫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麦克莱伦指出,“匿名信源在使用上存在一个可信度的问题,但很多时候媒体对此熟视无睹,这直接损害了读者利益。”其实麦克莱伦批评媒体也不是一次两次,但这回有所不同,他的意见引起了众多媒体的共鸣。麦克莱伦也因为此番评论被冠上“新闻学教授”的头衔。媒体减少使用匿名信源
《纽约客》编辑DavidRemnick说,“由于《古兰经》事件,民众对多数媒体的准确性产生怀疑,政府意识到这一点,并开始加强对媒体的管理力度。”
此前,美国一半以上的州通过了被称为“盾牌法”(ShieldLaws)的法令,为记者提供了保护信源的特权,也借此鼓励揭露与公众利益有关的信息。但是,目前美国国会正在考虑制订联邦法令,以法律形式明确何种情况下,何种民事或刑事案件中,法院有权传唤记者,并要求记者透露信源出处。
因为担心在使用匿名信源方面过于自由,《今日美国》、《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纽约时报》以及美国国家广播公司新闻网(NBC)等多家媒体,已经纷纷采取措施减少匿名信源的使用。《华盛顿邮报》也要求记者尽量公布新闻信源,当迫不得已需要采取匿名方式时,至少要有一名编辑知道信源身份,而报纸还应尽量向读者解释原因。
NBC现在也开始鼓励记者和制片人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NBC副总裁比尔·韦特列(BillWheatley)说,“我们不鼓励采用匿名的方式”。《今日美国》创始人艾伦·纽哈斯(AllenH.Neuharth)一直以来都不支持使用匿名信源。去年,《今日美国》又采取了更为严格的措施,要求所有匿名信源的身份必须向编辑部主任透露,由编辑部主任判断信源的可靠性,同时判定其新闻价值是否值得匿名。据上周四的统计,今年以来《今日美国》共使用63个匿名信源,比原先下降75%,而且主要集中在国内政治以及经济报道方面。
匿名信源在新闻报道中似乎已成为一种惯例,但同时,要求限制使用匿名信源的呼声也一直没有停止过。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研究所的汤姆·罗森斯蒂尔教授(TomRosenstiel)说,30多年前的“水门事件”揭秘,让匿名信源大放异彩,这也被很多记者援引为使用匿名信源的范例。但他同时也指出,“不管记者出于何种考虑,不具名信源与建立读者信任方面确实存在矛盾。美联社驻华盛顿的主任桑迪·约翰森(SandyJohnson)也认为,这种做法(不具名信源)确实存在负面效应。
不过,是否禁止匿名信源的问题上,各方存在很大争议。约翰森以为,“如果采取更为严格的措施限制使用匿名信源,很可能会引发风险,某些媒体也许会更加偏离正常轨道。”波士顿大学新闻系主任鲍伯·泽内克(BobZelnick)说,“在涉及到诸如机密信息等敏感问题时,如果记者不愿意依赖可靠信源的话,那么我很难想象他如何处理妥当。”部分记者和编辑则认为,各媒体的规章制度差异很大,他们担心如果只有自己恪守游戏规则,则会令自己在竞争中处于极不利的地位。政府官员多匿名
上个月底,7家主要媒体集团驻华盛顿的负责人与麦克莱伦讨论了媒体普遍存在的政府官员匿名问题。他们指出,其实很多时候的话题并不十分敏感,只不过是些泛泛而谈或是无足轻重的细节问题,但官员们却一致要求不透露身份。美国政府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现象,而且有心改进。最近的一次,美国总统布什访问俄罗斯、格鲁吉亚、拉脱维亚前后的简报都予以报道。《今日美国》华盛顿分部负责人苏珊·派基(SusanPage)表示,“这是很好的兆头,政府已经定下了基调。”
关于匿名信源使用问题的争论还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记者是否有权保障对信源提供方的承诺,这也是一个法律界争执不断的话题。许多记者反映,由于缺少“盾牌法”保护,导致很多重要报道无法与读者见面。《华盛顿邮报》总编辑斯蒂文·科尔(SteveColl)认为这对新闻行业的影响非常直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