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于今日发布《苏丹红危险性评估报告》。该报告通过对“苏丹红”染料系列亚型的致癌性、致敏性和遗传毒性等危险因素进行评估,最后得出结论:对人健康造成危害的可能性很小,偶然摄入含有少量苏丹红的食品,引起的致癌性危险性不大,但如果经常摄入含较高剂量苏丹红的食品就会增加其致癌的危险性。(4月6日《人民网》)
这份报告,可能让闻“苏丹红”而色变的现实成为过去,将重新迎来了“苏丹红”
不可畏的信息“春天”。回想前段时间,大难临头的感觉,如今可以长长地嘘一口气,安慰自己:我们吃的是微量的“苏丹红”,不会致癌。笔者爱食辣椒,想当初惊恐之时,恨不得把五脏六腑都呕出来。现在好了。不过回头一想,又觉得自己委屈更大,这个信息为什么不在当初就出来?凭什么平白无辜让我受了那么多的惊吓?为此死了那么多的脑细胞。
继而一想,觉得更不对劲。凭这份评估报告,就能让消费者乐观起来。前段时间,又是“严查”,又是“黑名单”,形势严峻,想必不是空穴来风、危言耸听。如果不是权威论证,如果微量无碍,想必不会动这么大的干戈。
消费者对此到底是应该紧张还是不紧张?紧张吧?现有评估报告让你打消顾虑,而且有企业和地方领导带头吃起了肯德基;不紧张吧?说不定过几天再来一个信息,说报告有误,“苏丹红”还是致癌。最终到底致癌不致癌,可能都很难定论。消费者没有被“苏丹红”毒倒,倒是被不断传来的真假难辨的信息整得不死不活,疲惫不堪。消费者既无专业知识,又无仪器设备,只好在信息中焦虑,如待宰的羔羊。
患上“信息焦虑症”不光是受“苏丹红”骚扰的消费者,还有无辜的圆明园。“张专家”说,从节水的角度考虑应该铺地膜,“李专家”说从保护生态的角度考虑,正在铺的地膜应该停止。损失了上亿资金,又经过了一次伤筋动骨的折腾。说不定明天又出现一权威又传来一信息,说该铺;正铺着,摸不准来一更大权威,说不该铺。莫名其妙的老百姓只能眼睁睁看着一帮人在错乱的信息中没完没了地折腾。
公告、报告的公开发布,需要权威性,所谓权威是“一槌定音”,而不是七嘴八舌,不是朝令夕改,不是妄言之后再来个更正,不是报告之后再来个报告、再报告。这需要评估机构和专家们在发布之前对结论近乎苛刻的谨慎、缜密、精确和科学要求,才不至于出现大众的“信息焦虑”和专家权威报告的“信息扰民”。
(稿源:红网)
(作者:查一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