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信息时报》4月6日报道,广州殡仪馆每月都要收到80~100具无人认领的遗体,处理一具无主尸,殡仪馆要花费好几千元,而广州的医学院普遍存在教学用尸严重不足的窘境。一边是无主尸挤爆殡仪馆,一边是医学院愁无解剖尸源,双方能否达成供需关系?各方人士对此发表了不同看法。
在笔者看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实际上折射出一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如果把无主
尸看作一种可以用于医学教学的“资源”,那么从优化资源配置的角度说,将这些尸体用于医学校教学和实验,可谓各一举两得。殡仪馆减少了存放和处理的成本,医学院得到了急需的解剖尸源。问题是,人的尸体能否简单地看作一种“资源”,对人的尊重是否能随着生命的消逝而消失,一具遗体是否因无人认领就丧失了一切权利?这些问题,是无法从现实的利益计算中得出答案的,它完全取决于一个社会的对人的价值、尊严等的重视程度。
在这里就不得不承认,相对于西方发达社会,我们仍然欠缺人为本的文明意识。尽管这个口号近来比较时髦,但真正要让这种意识深入人心,远不是喊口号那么简单。印度洋大海啸过后,为什么泰国度假海滩匆促掩埋的欧洲游客尸体,后来都一个个取出重新作法医检查,确切地验明身份?因为欧洲国家对人的重视程度。他们每一名不幸罹难的游客,并不能在器材不够、人手不足或缺乏经费等等理由下埋成乱葬岗,成为死亡统计里一个冷冰冰的数字。每一位罹难者都是有身份,有名字,有家族,有个人历史的独立个体,哪怕找不到他的亲属,也应对其保持应有的尊重。
当然,无主尸用于教学,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得到实践,更好地用所学知识来治病救人,但任何从客观上造福人类都举动都不应背离对人应有的尊重。既然以人为本,就要尊重人的意愿,尊重死亡处置过程中延伸的公民权利。比如说捐赠器官用于医疗教学或医学实验,肯定要征得个人同意,如果一个人生前没有对此表态,就应尊重家属的意见。像无主尸这样无法了解他生前意愿和他家属意愿的,应该视为不同意,因为社会的大多数人可能都不愿意自己的遗体成为别人实验的对象,哪怕是出于公益目的。所谓大量无主尸不利用就浪费了的看法,是把人的尸体等同于煤矿、石油那样的资源,是人的贬值。在这个问题引起争议的今天,应从立法角度规范这类问题,以法律的形式明确社会的价值取向。
(稿源:红网)
(作者:莫林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