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随笔砸谈 > 正文
 

主权之争更是历史诠释权之争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04日 20:44 新京报

  坚持独岛、钓鱼岛乃日本领土的日本扶桑社新版历史教科书,据韩国官员透露已于4月1日被日本文部省通过(4月2日《新京报》)。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日本频繁挑起与曾经的受害者之间的领土争端,令人意外。

  在韩日两国因日本岛根县议会通过“竹岛日”条例案而闹得不可开交之际,韩国统一部长郑东泳的一番话,值得回味:“日本最近的一系列举动使我们对它希望与其东北亚邻国和平共处的意向感到怀疑。这不只是领土主权的问题,这样的举动等于是否认韩国获得解放的历史,并证明日本过去侵占韩国是正当的。”一语点破了韩日领土争端的玄机。在领土问题之外,我们不难听见历史话语的刀剑碰撞之声。其实,这也未必不是中日领土争端的深层机理。

  直至今天,日本在历史问题上,总体来说仍支支吾吾,竭力回避战争责任,拒绝对侵略史做出认真反省;而这种倾向近些年变本加厉。

  日本国内不少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对此深怀忧虑。据日本一桥大学教授吉田裕研究,战后以来,日本在对以往战争的认识上,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嬗变过程。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对外战争具有“解放与霸权”双重性质的战争观开始出现。

  这种观念认为,日本近代以来对待周围国家,本来是本着“亚洲主义”而谋求协作与联合,但结果却阴差阳错走向了要确立对亚洲的霸权。这种观念比起另外一种认为“战争最终促成了亚洲国家的独立”来,似乎还显得“进步”一些,在后一种观念中,日本不仅没有争霸权之动机,也未曾有争霸权之实,有的只是“解放”亚洲各国。

  1996年日本历史研究委员会所编撰的《大东亚战争的总结》,就露骨地宣称是日本的对外战争,赶走了欧洲殖民者,“解放”了亚洲。

  “解放”亚洲史观有其历史渊源。自1868年经历明治维新,率先在亚洲进入“现代世界”、与欧洲列强平起平坐后,日本认为自己是亚洲的优等生,有权代表亚洲与西方世界对话和“提携”亚洲“共荣”。

  这一史观的结果之一即所谓“大东亚共荣圈”构想,在“解放亚洲”名义之下实现帝国利益。然而,这在战后为许多日本人“讳疾忌言”。“亚洲解放者”的幻象今天仍盘旋在一些日本人的思想深处。

  日本首相小泉不久前决定,不参加定于今年5月在莫斯科举办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庆典,无疑正是对那场战争的通行史观的抵制,隐藏于心底的不外乎是不想对那场战争做出反省。

  《新历史教科书》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全面美化日本侵略战争,否认曾经侵略中韩等国和南京大屠杀的存在,并宣称中日历次战争责任都在中国。日本选择在今年激化与邻国的领土主权之争,不能不让人认为也是有意为之。

  在全世界都在庆祝那场战争胜利之际,日本所表达的实际是对那场战争主流史观的否定。与周围国家的这些领土问题,本身就是二战的一个结果。明治维新后,日本或者巧取豪夺,或者赤祼祼侵略,占领中国台湾、琉球王国和朝鲜半岛,据有南库页岛等,这些领土当时在“高尚”的“道德”名义下划入了日本地理范围;只是在二战后,才被迫从口中吐出了这些“美食”。但是,日本精英右翼阶层一直心有不甘,当下对这些领土的主权要求,不能不说隐隐包含了对60年前日本“美好时光”的晦涩记忆。

  一切斗争最后都是历史诠释权的斗争。这句话虽然有些绝对,但并非不是实情。

  日本坚持将侵略史改造为“解放亚洲”史,是为过去占领他国领土的正当性开路;而在领土问题上的强硬态度,又是对其历史观的具体实践。在硬性的主权之争之后,是静寂无声的历史观角逐。日本在与邻国领土问题上的态度所展现的,仍是“文明优等生的日本”与“落后的亚洲”之历史对立。对亚洲历史的不同阐述,从眼前来说妨碍了岛屿主权问题在日本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合理对待与解决,从长远来说,也使人们对东北亚世界的未来,打上了一个问号。

  □程亚文(北京学者)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主权新闻 全部中国新闻 全部日本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第24届香港金像奖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房贷利率上调
本田雅阁婚礼门事件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房价高难道错在百姓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