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跌宕起伏来形容“女大学生嫁乞丐”这则新闻再贴切不过了。媒体经过多轮追踪报道后又爆新情:“女大学生”与“乞丐”终于当面对质,而女方自称被欺骗。
一时之间,那些关于“纯洁爱情”的甜言蜜语与关于“不公正待遇”的慷慨陈词似乎都变为谎言。
自媒体介入以来,绝大多数评论者对此事的态度都是宽容、认可甚至赞美的。然而,当这桩惊世骇俗的婚恋可能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时,我突然感到一丝颤栗:如果谎言与欺骗确是事实,假定没有任何媒体进行追踪报道,那么在评论者一片“祝福”声中,这场骗局将会堂而皇之继续下去;最终,骗子功德圆满。受骗者备受伤害。
若果真如此,那些“宽容”与“祝福”岂不成了骗子的帮手?
在一个崇尚个性的多元化社会里,世俗仿佛是一个贬义词。但习俗常规中凝聚着无数代人的经验积累与理性思索。许多“世俗观念”往往都具有极为理性的精神内核。
“门当户对”是婚姻中的“世俗”。在大多数理想主义者看来,这样的习俗就是“恶俗”,因为给爱情套上阶层的限定无疑是对美好情感的亵渎。但在我看来,“门当户对”中恰恰蕴涵着爱情与婚姻的理性本意:惟有生活情境与精神层次相当的男女,才更可能产生纯粹意义的爱情,拥有完满的婚姻。理想主义者固然可以从文学著作中找出爱情超越一切界线的特例,但鲁迅先生的断言更有道理:“焦大是不会爱上林妹妹的。”一个22岁、即将出国留学的女大学生与一个48岁、右耳失聪、右眼失明的乞丐产生纯洁的爱情且要走入婚姻殿堂,如果这是文学作品中的情节,我们不需要质疑;但若出现在现实生活中,就需要对这件事的真相进行质疑,因为那完全可能与爱情婚姻的理性本意相背离。
伯里克利说过:“在私人生活中我们自由而且宽容,在公共事务中我们严守法律。”但“女大学生嫁乞丐”事件让我的脑子里蹦出了另一个念头:私域不能够排斥世俗,对那些明显与常理不符的私域事务,我们应该有必要提出质疑。
那些明显与常理相悖的私域事务,可能对当事者产生不良影响,因为它容易给当事者造成伤害,而且很可能隐藏着另一种完全符合常理,但又违背社会公意规则的考量,总可能会有居心不良者以惊世骇俗的表演掩藏污浊的牟利意图;那些明显与常理相悖的私域事务,很可能给无动于衷的旁观者制造麻烦,因为私人行为同样具有或正或负的外溢效应。私域中的“宽容”不代表我们都需要放弃质疑与批判的权利。因此,对那些发生在私域中却又明显违背常理的事件,在获知真相之前,我们最好不盲目宽容与肯定,而应把理性的质疑作为第一选择。
□毛飞(北京公务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