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毕业不得不完成这一万多字的文章,在许多临近毕业的大学生看来,“鸡肋”二字无疑成为了毕业论文最真实的写照。网上抄袭不是秘密,忙于就业难保质量。记者惊问:作为四年大学学习成果总结的毕业论文,为何落到这步田地?(《文汇报》 3月23日)
依笔者愚见,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成为“鸡肋”早就见怪不怪了,也不是到现在才沦落到这般田地。又到了每年本科毕业生撰写论文的季节了,这个季节里,本科毕业生还有更
重要的找工作的任务。我猜测,记者那代大学生也许没有像今天大学生一样的就业苦恼,所以可以从从容容地写论文吧。
在这样浮躁的季节里,能够静下心来写论文的本科毕业生恐怕不多。于是更多的大学生使出了“剪刀加糨糊”的杀手锏。现在科技发达,网络技术飞速发展,这“剪刀加糨糊”,也变成了“Ctrl+C”与“Ctrl+V”。在网络信息中穿梭,复制剪切粘贴,缝缝补补便 “攒”出了论文。
鸡肋也,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笔者认为,本科毕业生论文的确是“鸡肋”,很少有啖之有味的论文的,但是也不能因为没有含金量高的本科论文,就取消本科毕业生论文。
就业难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毕业论文是许多本科毕业生的“处女作”。对于许多以前从未写过论文的本科生来说,一万字是个浩瀚的工程,没经验的他们需要攻克这个难关必须有学校老师的引导。从这个角度说,本科生写论文,与其说是“写论文”,不如说是“学写论文”。
在四年学习中,有多少本科生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过论文?再说,很多期刊编辑一看见你是本科生身份连你的文章都不想读。很少有本科生写毕业论文前会写论文的。既然是第一次学写,也就不要指望本科论文中有什么一鸣惊人的观点了。在写论文的过程中,“学”是最重要的。有了这次涉水,学会了如何写论文,对他们今后的工作或者进一步的学习科研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就把本科论文当作“鸡肋”吧,不要太苛求论文质量了,学习写论文的过程是必不可少的。
那么,学习什么呢?学“抄”!也许我这个观点会让许多教育工作者大跌眼镜。“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笔者认为,这里的“抄”不是指通篇地剽窃别人的观点,或者从网上把别人的论文全部“拉”下来,而是通过指导老师的正确引导,学会如何借鉴和引用别人的资料或者观点。即使是学者教授的论文也需要借鉴和合理引用前人的观点,所谓牛顿言:“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可以望到更远。”再有,很多专家教授的好论文,不是“逼”出来的,而是在平时的工作或是学习中的有感而发,而本科生是没有这样的实践和学术功底的,要写出高质量的论文也真是难为他们了。
笔者也呼吁,让本科生有个更为宽松的学术环境,不要让毕业论文成为本科生的学术“初夜”。在四年不短的时间里,就应该把学习写论文作为学生的必修课,学术期刊和学术活动也要积极吸呐本科学生的参与,平时就经常锻炼了,到写毕业论文时也不会“临时抱佛脚”。到毕业时,不是“学”,而是真知灼见地“论”了。只有这样,才会打破本科毕业生论文是“鸡肋”的尴尬局面了。
(稿源:红网)
(作者:普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