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随笔砸谈 > 正文
 

把孩子的童年还给孩子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22日 23:07 红网

  满脑子钱多钱少一张嘴官大官小,想当干部得拉选票,有点权力就懂行贿受贿,今天的孩子,个个都是小大人。面对这些儿童早熟,过早出现成人化的现象,3月21日的《中国青年报》在其教育版中进行了深刻的报道,让越来越明显的“小大人”现象,再次引起了人们的思考与社会的普遍关注。

  那么,是谁让孩子们集体早熟了呢?毫无疑义,就是我们这些自以为是的成年人。
其实,孩子们之所以会心理上早熟,无非就是因为童年成了成人世界的童年。

  以成人世界的标准来教育、训练、引导孩子们,这在很多人眼里就是对孩子们的教育。于是乎,人们几乎是普遍且坚定的认为:为“将来做个有用的人”而教育孩子,以成人世界的标准和要求来训练孩子,这是天经地义的。那么,事实真应该如此吗?实际上,童年就是童年,正确的童年观应当是尊重独立的童年。

  卢梭在其教育哲理小说《爱弥尔——论教育》中讲的相当充分:童年是独立于成人的个体,有与成人不同的尊严与权利,其意义不能仅是成人的预备,在发展的过程中,儿童应当享有大自然赋予的童年生活,只有经过这样的阶段,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才有可能。因此,教育不应为儿童未来而牺牲儿童的现在。与卢梭一样,美国著名哲学家杜威也有类似的童年观,他主张以儿童现在而不是未来的角度来考虑童年,在充分肯定童年的独立性与特殊地位后,他明确的指出:一个人在不同阶段的生活是同样真实而积极的,对儿童的教育就是要尊重未成熟下的状态。

  西方的儿童观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就出现雏形了,在强调与追求人的尊严与人的价值时,人们也看到了儿童作为独立个体的存在。时至今日,儿童概念经过不断的发展而完备起来:首先,必须承认儿童应当有与成人一样的独立人格,儿童是“人”而不是成人的附属;第二,必须承认并充分尊重童年生活的独立价值与特殊地位,不能将童年作为成人的预备,必须以童年的眼光对待童年,从儿童的角度考虑儿童;第三,儿童的个人权利与人格尊严应当受到保护和尊重,在儿童的生长过程中,政府与社会应当为其提供与之身心发展想适应的生活环境。

  每个人都会说童年是美好的,并且充满深深的恋眷,但往往在告别童年后,都会不由自主的去破坏他人美好的童年。其实,成人们为什么不回过头来,细细体会一下自己的童年呢?尊重孩子,给他们创造宽松愉悦,安全和谐的生活、学习环境,把他们的童年还给他们吧,不要再让童年为成人世界所左右了!真正的童年不是成人的,而应该是孩子自己的。

  (稿源:红网)

  (作者:方浩)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05年老百姓干啥最赚钱
热 点 专 题
百事音乐风云榜投票
严查苏丹红食品
房贷利率上调
F1新赛季 围棋春兰杯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购房贷款提前还贷指南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图
《新浪之道》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